笔趣阁 > 其他小说 > 当转世者遇到穿越众 > 第236章 曝光的计划草案

  大家这么七嘴八舌地说着,颇有诸葛亮舌战群儒的前奏感。可是林文理一点也不想跟一群老人家打唇枪舌战,跟着别人设定好的节奏行动,那是最蠢的行为。

  尤其现在一群人紧扣的一个重点,就是林文理在农业上并没有足可证明的实绩。相较之下,苏家种植灵粮起家,农事上不敢说独步天下,但相关技术也是排前沿的。

  之前苏涣把汉津钢铁厂的重建工作,在林文理身上赌一把,最大的原因还是在他手边没有能用的人才。

  且当时林文理也讲明了,就算要联络国内或国外的相关钢铁产业,引进其技术,这中间也存在推动的时间差。

  他要的也不过是一个机会,利用这个空窗期进行尝试。做得到就皆大欢喜,做不到也有国内或国外的技术兜底。

  但是农事可完全不一样。就算林文理可以一一解答族老们所提出来的问题,只要他没有实际的成绩可以左证,很容易落下一个’纸上谈兵’的评价,最后同样不被信任。

  而农事在苏家也有行之有年的规矩,上上下下多少好手与老手,这些人都有自己的一套习惯和做法。

  骤然跑出一个大家都认为是外行的小子,要改变众人的习惯……直接拿刀子架在他们的脖子上都不一定好使。

  所以林文理根本不想在一群老顽固面前,推销自己的农业技术有多先进。他注意的重点是,明明还没完善的化肥厂计划,是怎么让人知道的。

  而他第一个怀疑的对象不是别人,正是苏涣这位族长。林文理语气不快地说道:

  ”老爷,假如您看过了不完整的计划草案,认为化肥厂不妥,直接找我说就好。何必弄出这么个阵仗来。难道我还会拒绝你的要求?或是连个解释的机会都不打算给我?”

  这些话可是说得相当重了,大有一言不合,直接翻脸的准备。

  假如被质问的是一个权力熏心的家伙,林文理的话算得上是挑衅了,再不然也是挑战其权威。这种人不打压下去,以后还得了。

  在权力的世界没有对错,因为维持秩序的稳定是大前提。而秩序用上狭隘的定义,可视为阶级的上下尊卑关系。这个框架要先维持住,才能讨论对错的问题。

  换另一个角度说,也可以是这些上位者除了这套框架的高点外,他们再没有可以拿得出手的东西了。所以必然要维护这套框架的一切。

  但是苏涣不在乎这些,并不是他视权力如无物,而是他有更多的手段可以维持自己在权力架构中的地位。同时他也有更高的眼界,可以看到不一样层次的东西。

  就比如林文理刚刚那一通听起来跟威胁差不多的话,苏涣立刻意识到问题所在。他今天会坐在这里,并不是主动的,而是家中耆老所提出的要求。

  林文理将触手伸向农事,一直是苏家上下防备着的事情。因为他在工业上的强势,几乎到了水泼不进的程度。这样的人要是主导了苏家的根基,还有他们这些老人的活路吗。

  苏涣之所以坐在这里,还同意众人把林文理叫来,不外乎各种危言耸听,让还没搞清楚状况的苏家老爷先入为主的感到不悦。

  像是林文理试图染指山上的事务,他开始管起了家中老人们能做什么或不能做什么,林文理的强势更是让众人连拒绝的权力都没有等,诸如此类。

  不得不说,在苏家老爷的认知中,这些事情确实是林文理做得出来的。

  又因为给林文理的主导权够大,小事尽管自决,大事再来找他决断。但问题是怎么界定’大事’与’小事’?

  虽然过去林文理自决的事情,不至于冒犯到苏家老爷。但对于其他苏家人那可是不假辞色,多少次,多少人来找苏涣抱怨过了。

  所以当有人来告状,说林文理终于朝苏家的根基伸手,苏涣倒是信了七八分。这种情形总归一句,终究是亲疏有别。

  但真当面对面的时候,这才让苏家老爷注意到一个问题,事情……好像跟自己原本的想象不一样。

  今天这件事情的背后根源在于,谁进了林文理的书房?

  最初林文理的住所是苏涣原本的画室,这间画室在苏宅里算是内宅的位置。而内宅好比皇帝的后宫,虽然管理没有那么严格,但那也是女眷出入的地方,男性止步。

  旧时礼教大防更为严格的时代,要是其他大家族的女眷来访,就是家中的男主人想出入也要事先通报,让不适合碰面的人率先回避。

  总之一句话,林文理的房间要是一直放在画室,即使这里位于苏家内宅的边缘,其实也不那么合适。他虽然成为了苏家门客,但终究是一个未婚的青壮年男性。

  所以很早的时候,林文理住的地方就搬出去了。位于外宅,与家中管事一个标准。

  但原本的那间画室则是作为书房保留了下来。理由也很充分,有关汉津钢铁厂乃至于苏家集团的全部资料,的确需要一个专门的地方保管并保护。

  因为从最初开始,手底下能用的人七成以上是文盲,剩下的那些知识分子也都是外行人。为了靠这些人支撑起一个工业体系,林文理提供的资料可是无比浅明且直白。

  再说得通透一点,就是有人得到这全部的资料,只要愿意投入,一样可以建立起跟苏家集团同样水平的工业区。

  当然,少了林文理这样的主导者,或许建立的过程不会有多顺利。尤其在成本控制这一块,这些人难免得交上点’学费’,然后因为库存问题让成本提高。

  苏家老爷其实不介意这种事情的,他甚至希望大金各地可以快点展开工业化的进程,让整个国家步入先进国家的行列。但他介意手段。

  从正式的途径展开谈判,在双方同意下提供技术与人才,苏家老爷甚至愿意无偿付出,只要引进技术的一方承担之后的费用就好。

  譬如借调的人才,薪水由对方出这很正常吧。毕竟在借调期间,这个人才是在为别人工作,而不是为苏家工作。所以引进技术的人承担这部分的薪水费用,是很合理的事情。

  但苏涣无法容忍有人用偷窃的方式取得技术资料,或是用威胁利诱的手段强迫人才转投其他人门下。

  所以林文理提出,他留在书画室的集团资料需要妥善保管的要求,苏家老爷当然没有不同意的道理,而且这件事情也通报了全家上下。

  话说林文理刚来的那段时间,筹备重建汉津钢铁厂的过程,家里还有人打算放火烧掉那间房间呢。反正画室跟其他屋子有段距离,不至于延烧。

  那种事情当然没有发生。但就算如此,也不至于让苏涣派人在画室前站岗。

  画室平常时也不会有外人来,毕竟是在老爷的内宅。会进出的人也就三个,林文理、苏涣以及邓聪,苏家老爷最信任的年轻管家。平日打扫也是由邓聪亲自进行。

  林文理在誊写资料的时候,会留在画室。苏家老爷则是进出不设限,想看什么就看什么。

  为了两人取用与阅读的方便,分门别类做得很彻底。不至于说各种资料文件摆放得乱糟糟,只有放的人自己知道在什么位置找什么东西。

  未完成的计划草案,都放置在特定区域的书柜上。苏家老爷一般不会翻这里的东西,因为林文理有时会把一些闪过心头的想法记录下来,等待未来有需要的时候再进行完善。

  苏家老爷光是想看懂那些完整的资料文件,就得花上一番心思去理解了。看那些未完成的草案,甚至有可能是牛头不对马嘴的内容,那还不难过到想自杀。

  那么问题来了!既然进出画室的人只会有三个,林文理、苏涣自己,还有管事邓聪。那么是谁把化肥厂的计划草案泄漏给家族其他耆老的?

  林文理,不可能。

  苏涣自己,没印象做过这样的事。

  邓聪吗?苏家老爷十分确定这个从小就以书僮身分跟在自己身边的忠仆,不会做这种事情。

  那么最有可能的,就是有第四个、第五个,乃至于第六七八九个人进入了那间画室。然后这些人把保存在画室中的文件外泄了。

  作为经历那场大战不久的人,苏涣那时是中央大学的校长,自然知道保密的重要性与泄密的危害。就是专门在调查这方面的军统,也没少打过交道。

  像这种泄密行为要是在战时,直接枪毙都不过分。但这已经不是在战时了,画室内保存的资料也只是跟苏家集团的工业化有关,不是动辄几万人生死的军事机密。

  不过这不代表苏涣能够容忍泄密的状况。因为他知道,其实有很多事情是见光死的。在计划与运行时间就不该暴露,直接端出最后的结果就好。

  讲个最简单的例子,譬如要给某人庆生,希望举办个惊喜派对。但要是在准备的过程中,整个计划就暴露在主角的眼皮子底下,惊喜派对自然就这么没了,哪还办得起来。

  同样的道理,假如不想让化肥厂的计划得到执行,将其暴露出来,让有利益相关的人跳出来强烈表达反对立场。从而让计划无法执行,这是很简单的借势逼人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