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其他小说 > 四合院之惬意人生 > 第三百零九章 饥饿的历史

  最早的学校军训,并不像现在这样简易化。

  根据领导在67年的三七指示。

  军队应分期对大学、中学和小学高年级实行军训,并且参预关于开学、整顿组织,建立三结合领导机关和实行D、P、G的工作。

  也就是说这项活动是普及到全年级的同学。

  大家不仅要进行实战操练,思想上也要进行深刻的学习。

  李小弟的学校,更是结成了“一队红”学习小组,利用下学时间来进行学习,回家的时间是一天比一天晚。

  李家的晚饭也换了人等,从之前的大妹,换成了如今的李小弟。

  这样衬的每天正常下班回家的李想,倒跟个闲人似的。

  李想到家的时候,李母的饭菜已经洗切停当,只等下锅。

  致使这样的原因,就在于,这农作物有个规律。

  然多年战争下来,再加上天灾,导致出现了严重的饥荒,致使许多士兵被活活饿死。

  他进厨房本想沏点热水,却被菜板上切成丝的菜吸引了主意力。

  这种退化现象在此时,在国内外农业生产上,长期以为都被认为是难以解决的问题。

  但是没有一个能解决种植上的实际问题。

  挨饿,这个词从古至今一直伴随着我们各民族百姓。

  一般第一年产量最高,第二年产量就会大幅度下降,第三年基本上能算得上绝收了。

  一个高产量的作物对于人类的拓展,其实起到了非常之重的作用。

  土豆这个东西从它面世以来,跟“稀罕”好像都沾不什么边。

  粮食的极度短缺之下,出现人吃人的情况是必然的现象。

  若是碰到绝收年,一年到头,城市的菜市场里基本连个土豆的影子都见不着。

  李想也是来到这以后,才知道,哪怕是许多把土豆当成主食的北方,除了自个种它的农民,其他人也不是能年年吃到的。

  “妈,这是轮到土豆年啦。”李想的声音有些小惊喜。

  上百年来,各国相关的学者,关于土豆的退化现象,发表的研究论文数不胜数,说法也是杂学百家,说什么的都有。

  历史长河中各种骇人听闻的事件里,因为饿所造成的,不知几何。

  “是啊,早上在菜场看到上市了,我就捡着能买的挑了老些。”李母回道。

  十六国时期,先有君主禁止养蚕,因为桑叶是军粮之一。

  而且论起大家对土豆的印象,“高产”一直是它身上的重要标签之一。

  有些学者,曾经悲观的预言过,这是一种迟早要灭绝的作物。

  中国古代的历史根本就是一部饥饿的历史。

  收成好的时候,那年无论城市还是农村,家家都不缺。

  总有人为了活下来,不计任何代价。

  打仗的时候,一旦兵败,被留下的士兵,无论死活,都将成为对方的口粮。

  卖命的士兵,尚且如此,普通老百姓的日子就更不用提了,哪怕是住在首都的百姓。

  《资治通鉴》:春,正月,秦王坚朝飨群臣,时长安饥,人相食,诸将归,吐肉以饲妻子。

  意思翻译过来:前秦苻坚在长安宴请群臣,那一年长安已经人相食。群臣宴席回家后吐出吃下的肉给妻儿食用。

  生灵涂炭这个成语,就是在这个时期创造出来的。

  然后距这个时期500年后,唐末的秦宗全又将吃人肉的技术提高了一个档次。

  因为军队缺粮,他们不仅吃人,还怕肉坏了,用盐腌制保存下来当干粮。

  战争时期,缺粮不可避免。

  和平年代,缺粮的问题仍旧是一个避开不了的问题。

  在没有计划生育的时代,人口肯定会不可避免的快速增长。

  然后人口的增长,就意味的粮食的消耗也会跟着增加。

  我们的老祖先其实已经为了人口膨胀下带来的饥荒,用了很多手段来应对。

  比如兴修水利、劝农耕种、推广农业技术。。。。。。

  还有无效手段,祈雨、求蝗神、*****等等。

  当然除了这些有的没的,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引进高产作物。

  比如“占城稻”的引进。

  占城稻原属越南南部,是一种具有高产、早熟、耐旱属性的水稻。

  它从北宋初年先是传入福建,在宋朝第三位皇帝宋真宗时代,推广至长江中下游。

  长江中下游等地不管是税还是粮,一直都是受各朝关心的重中之重的地区。

  稍有闪失,便是牵一发而动全身。

  能把稻种移到这里种植,可见当时从上之下是下了何等的决心。

  而占城稻果然没有让人失望。

  它的推广,让当时北宋三千万的人口,迅速飙升到至1.2亿。

  这是中国历史上人口第一次突破一个亿,并由此产生了百万级的人口城市。

  中国历史上第二次人口爆发,则要归功于红薯。

  爆发时期在清朝,但是作物带回来的时间却是在明朝。

  红薯不仅耐旱,环境适应能力非常强,粗生贱养,不怕蝗灾,无论是沙土地、丘陵地,还是红土地,苗入地即活,而且产量非常高,吃一个到两个便能够吃饱,不管生熟都可以食用。

  当时红薯被西班牙人带到了菲律宾的殖民岛,在那边印证了高产后,西班牙殖民者却不准把这个作物输出。

  一位叫陈振龙的福建人,发现了这个作物的好处,为了让家乡百姓免于饥饿。

  他便下定决心作一个盗火者。

  他先是贿赂了当地的土著,得到了红薯藤。

  之后多次尝试过关,但都被拦了下来,自己也差点遭受牢狱之灾。

  最后一次,他为了躲避海关的层层检查,他把红薯藤跟船绳绞到了一块,才以此避过了检查。

  过了关卡后,经过七天七夜的颠簸航行,终于从菲律宾回到了福州。

  而福建在引入了红薯后,当地的农业格局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很快,福建便遍地皆种,产量高,价格也便宜,普通老百姓更是三餐把它当主食。

  此后三十年,福建那一代都没有发生过严重的饥荒。

  后来到了清朝乾隆时期,上有君主的政令向北推广,下有陈振龙的后人陈世元的积极推进。

  红薯就此在北方扎根。

  与此同时,在玉米、土豆这两样高产作物的辅助下,当时的中国人口突破了三个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