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军事小说 > 崛起军工 > 第三百五十八章 红外夜视系统

  正解何在?

  当然是那一枚枚炮弹里的无线电近炸引信了。m.。

  由于主管后勤运输,是以金彬对与其协同的高炮部队了解颇深,很清楚无线电近炸引信对防空火炮革命性的意义。

  可以说,美军能够在太平洋战争中打得日军战机狼奔豸突,哭爹喊娘一半功劳是强大的航空兵,而另一半则是那炮弹内部的无线电近炸引信。

  正因为如此,装备此类引信的高炮部队那作战能力最起码也要翻几番,所以当年的苏联可谓不遗余力想得到此类引信,以便增强自身国土防空军的实力,只可惜美国将其保护的十分严密,其程度直比核武器稍逊一筹。

  数年下来,苏联最多也就获得些许皮毛,真正的核心却是怎么也触碰不到,然而当金彬见识到刚才那激烈的防空战时,不禁猛然顿悟:原来苏联老大哥已经突破技术瓶颈不说,还研制出更加灵巧的小口径无线电近炸引信出来。

  因而他的问题尽管没人回答,但金彬的心里却是早已有了答案,从刚才的震撼逐渐冷静下来后,他的确不再小看这支志愿军后勤部队的作战能力,但却对这支部队的运气更加羡慕,连无线电近炸引信都能获得,而且看上去数量还不少,这得是走多大的运才能获得如此强大的重器?

  如果他们朝鲜人民军的防空部队也能获得这类引信,那战斗力……

  “不行,这一次回去说什么也要跟朝鲜高层建议,务必从苏联老大哥哪里拿到无线电近炸引信!”

  金彬很是下了一番决心,脑袋更是飞快的转动着,斟酌着如果面对那位朝鲜最高领袖该如何措辞,便在这时,高空中的美军再次投下一颗照明弹,紧接着逐渐昏暗的夜空再次被照得如同白昼。

  与此同时,宋天明的猛然大喝瞬间在众人的耳中炸裂开来:“注意,敌机来袭!”

  说时迟,那时快,宋天明这边话音刚落,照明弹所形成的光亮罩外延的暗夜里忽然闪过数道红光,紧接着时于枚航空火箭弹带着尖锐的呼啸,劈头盖脸的砸了过来。

  眼见于此,金彬顿时将脑中的措辞抛到九霄云外,留下的只有发自灵魂深处的恐惧,因为他和让你发现,有几发正是朝着他这里打过来,他本能的想要跑,可他的双腿又如何快得了火箭弹。

  还没等他转身,火箭弹已然飞至……

  “轰轰~~~”

  车厢周围连珠炮似的响起一片炸响,尽管没有直接命中车厢,但因爆炸所产生的冲击波也将偌大的车厢吹得像风暴里的小舟,猛烈晃动不已,飞扬的杀伤破片更是对车厢外壁进行无情的切割,只是眨眼的功夫,整个车厢便显得伤痕累累。

  金彬并没有被破片击中,但冲击波的巨大作用力却令他好似重重挨了一拳,倒退好几步,最后重重摔在一个车厢壁上,脸疼痛的扭曲了一下,便直直的晕了过去。

  “把受伤的人抬下去!”

  宋天明根本顾不上金彬的究竟如何,只是吩咐一声,便开始调试眼前的综合控制仪表盘,之前的战斗他也使用了雷达,但却没有将其作为炮位攻击引导和核心应用到作战行动当中,而是作为一种预警设备,监视整片空域的动向。

  因为他很笃定,还不到这款压箱底法宝上场的时候,而事实上美军的首轮打击也正是按照宋天明的预想进行的,照明弹解决能见度,紧随而至的A—1攻击机实施精准的俯冲投弹攻击……

  这种攻击战术,是掌握制空权的美军航空兵最喜欢使用的,不但简单直接,而且精确高效,而且那刺耳的俯冲尖鸣,还能给予被空袭者心理上的恐惧,宋天明不管怎么说也在高炮部队担任了近一年的指挥职务。

  对于美军航空兵惯用的手段还是很清楚的,是以他认为对于那些贸贸然就冲下来的美军俯冲攻击机,用雷达这把闪亮的牛刀实在是太浪费了,靠着柏毅动手改装过的机械式射击指挥仪和充足的静电近炸引信,就足以对付来袭的美军!

  当然,在懂行的人看来,仅靠这两点还不够,最起码还需要防空探照灯才能完成夜间防空作战!

  的确,对当下这个年代来说,遂行夜间防空作战时,防空探照灯这种装备的确不是必不可少的,甚至在某些高炮部队中还得编成独立的作战单位,称作防空探照灯部队。

  最初组建列车防空高炮系统时,也的确是现将这样一个战斗编成融入其中,结果将几盏防空探照灯往车皮上一放,方才发现这大家伙所占的空间太大不说,耗电量也极为惊人,以至于三盏全部开启时,集成在车上的雷达、指挥仪、通信设备以及高炮自动射击系统都会出现电量不足的现象。

  可如果要增加供电设备,势必又会挤占本就不多的列车空间,要知道列车防空高炮系统最多最多只能占据一列18节车厢的三分之一,其余的则需要用于后勤物资的运输。

  然而探照灯一上车,林林总总算下来,所占据的车皮超过10节,这就大大挤占了本就急需的后勤物资运输空间,是以只能忍痛将防空探照灯砍下去。

  不过砍归砍,夜间防空问题终归解决吧?尽管美军的空袭力度并不大,但谁又能保证美军不会在夜间发动空中攻击呢?所以本着有备无患的原则,列车防空高炮系统决不可出现夜间防空上的短板!

  对此柏毅给出的解决方案简洁而又新奇,即用雷达解决远程目标探测,再用红外夜视系统完成高炮射界内的目标瞄准。

  雷达的问题好解决,由军备首长亲自讨要的两部松—9A雷达,在经过柏毅的一番改造后,足以应对多项功能。

  可红外夜视系统这东西别说是宋天明和军备首长这些中国干部,就算卢科采夫这样见多识广的苏联军官也是知之甚少,至于装备更是无从谈起,就更别说寻求解决了。

  然而柏毅却面对如此无米下锅的情况却连半点儿眉头都没皱一下,直接去了志愿军后勤部通信科往国内的白云厂发了份电报,结果半个月之后,就在列车防空高炮系统即将组建完成时,国内就给他们送来一批制作精良的红外夜视光学观察系统。

  别说那个时候的宋天明了,就算此时此刻的他都还很震惊,心说国内的光学生产技术什么时候达到了如此令人叹为观止的地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