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职场小说 > 大戏骨 > 2233 十面埋伏

  虽然早早就预料到了观影狂潮,即使是点映也绝对不能掉以轻心;但实际情况依旧远远超出了想象。

  十二月三日,距离“爆裂鼓手”点映还有两天时间,但洛杉矶和纽约两座城市的六间院线就已经开始了排队长龙。最为壮观的场景出现在纽约曼哈顿的下/城/区,超过三百名影迷提前四十八小时抵达现场排队。

  这只是一部独立艺术电影的点映而已,但点映期间却爆发出了堪比“星球大战”一般的狂热粉丝效应,这绝对是北美市场的一道独特风景线,即使当事人是蓝礼,如此盛况也还是远远超出了想象范围。

  就连威廉和格拉汉姆都受到了惊吓。

  他们抵达现场之后,至少超过一百名观众在影院门口排队――而现场还有工作日夜晚前来艺术院线观看的文艺青年,那叽叽喳喳的讨论声绝对是西好莱坞区的别样特色,让人不由联想起欧洲的夏夜:

  成群结队的当地居民在夜幕降临之后,纷纷走出屋子,享受着热空气逐渐沉淀下来的凉爽和惬意,三三两两地聚集在街区转角的酒吧里,手持一瓶啤酒,站在街道边,和熟悉的、刚认识的朋友海阔天空地闲聊着。渐渐地,整条街区都站满了身影,却丝毫不显得拥挤,反而是在热闹之中平添了些许生活气息。

  随性,惬意,舒适,享受。

  必须强调的是,此时距离点映还有四十八小时!

  “星球大战”是一种信仰,无数狂热影迷都愿意为之付出一切;那么,这是不是意味着,蓝礼也正在成为一种信仰?

  这是威廉以前所不曾看到的景象。

  伴随着时间的推进,出现在影院门口排队的观众还在持续增加,粗略统计,现场已经聚集了超过五百人。

  这有些离谱!

  后来威廉才知道,这俨然已经成为了类似于“冰桶挑战”的网络热点,无数网红们都纷纷开始参与其中,无数网友们也想要凑凑热闹――哪怕他们根本对蓝礼或电影不感兴趣。问题就在于,关于“娱乐至死”的讨论还在网络上蔓延,而网友们的举动却以另外一种方式推动着娱乐至死的浪潮,这着实是一种讽刺。

  但没有人在乎。

  越来越多人为了凑热闹而加入排队队伍,他们根本就不在乎自己是否能够看到电影,也不在乎这部电影对于堂吉诃德来说意味着什么,他们只是试图用照片或视频的方式、证明自己出现在了现场,就好像打卡一般,然后成为自己的炫耀资本,这就是全部了。

  然而,他们的举动却让真正渴望看到电影的堂吉诃德们叫苦不迭。

  人潮越来越多,艺术院线的门口出现了车水马龙、川流不息的独特景象,这也算是网络时代的另外一个奇景了;然后事情的发展就渐渐偏离了轨道,黄牛票的出现就是最直接的折射,如同镜子一般,反射出整个时代的浮躁和荒谬。

  首先是有人高价收购队伍前列的位置,从开价三百一路攀升,最后上升到了一万,却依旧没有能够止住势头,在影院门口引发了一片惊愕,然后事情就开始混乱了――后面的位置也纷纷开始起价拍卖,似乎前三百名的位置全部都开始待价而沽,越靠前越昂贵;不管当事人是否有意愿转让自己地位置,他们都会成为黄牛的纠缠对象。

  而且还是一波接着一波,第一波黄牛询问过后,又有第二波第三波黄牛接着上前,如此这般轮番轰炸,让人烦不胜烦。

  眼看着现场秩序正在脱离轨道,越来越混乱、越来越离谱、越来越夸张,威廉颌格拉哈姆终究无法再继续忍受下去,挺身而出――本来今天的点映,堂吉诃德并没有组织活动,主要是点映本身就不需要宣传预热,更多还是观众与电影之间的一次交流,威廉和格拉汉姆也希望全心全意地投入观影之中,但现在看来,事情已经濒临失控边缘,必须重新找回秩序才行。

  威廉和格拉汉姆快速联系起熟悉的堂吉诃德,然后一传十、十传百,让所有影迷们团结起来抗拒黄牛,尽可能地把所有干扰因素全部排除在外,形成一道铜墙铁壁,一个一个地将那些杂鱼排挤出去,现场的混乱总算逐渐恢复了秩序。

  至少前一百五十个位置是如此。只有真正的铁杆影迷才会早早地前来排队,只有真正的电影爱好者才会废寝忘食地付出所有,不为名也不为利,只是为了能够第一时间看到电影,这是一种发自内心的信仰。

  而信仰,是无法购买的。

  虽然队伍后半段或多或少还是出现了“叛徒”,黄牛们的算盘终究还是奏效了,但终究只是少数群体,没有能够制造进一步的波澜,反而是那些交易位置的所谓“影迷”和那些虎视眈眈的黄牛,成为了全场堂吉诃德的盯梢对象,那种灼热的视线迸发出了实质性的力量,让人有些腿软。

  混乱局面正在朝着另外一个方向发展;但这只是影院门口的状况而已,网络之上又是另外一番情形。

  先是有人兜售排队位置,而后有人兜售“根本不存在的虚假”电影票,再是有人兜售明天后天乃至未来的排队服务。

  围绕着“爆裂鼓手”点映期间的周边产业似乎无比繁荣,可以清晰生动地感受到整个社交网络的亢奋与激动,“娱乐至死”的浪潮不仅没有消退,反而还越演越烈,人人都渴望着从这场话题风暴之中分一杯羹。

  这无疑是最具讽刺的一件事。

  哈维-韦恩斯坦在接受采访时就直言不讳地调侃了一句,“不知道蓝礼对于如此场景,到底有什么想法?喜欢还是排斥呢?”

  这只是一个小小的调侃打趣而已,但绵里藏针的话语还是让好莱坞感受到了哈维的真实含义:

  无论蓝礼是否喜欢,也无论蓝礼是否有心,如此乌烟瘴气的乱局都与他有着密切关系,而那些看不惯网络泡沫的老学究学院评委们,除了迁怒蓝礼之外,还会责备谁呢?

  红颜祸水。

  虽然如此词语使用在这里不太恰当,但意思却再准确不过了,当人们试图推卸责任,又或者试图转移视线,只要轻而易举地把过错推向“红颜”就可以了:谁让你如此沉鱼落雁?谁让你如此招摇过市?谁让你如此倾国倾城?

  显然,这都是蓝礼的错。因为蓝礼,整个电影产业、整个好莱坞、整个新闻产业,都变成了一片乱局。可恨!

  哈维判断形势和捕捉人心的能力总是非常出色,他清楚地知道什么时候给予致命一击才是最佳选择,也明确地知道什么时候以退为进才能够事半功倍。

  一次意外的新闻事件,一次意外的观影热潮,看似无关的两件事却成为了哈维埋在学院评委心中的一根刺,“爆裂鼓手”还没有上映,偏见就已经无形之中生根发芽了。

  这就是哈维的能力。

  显然,这绝对不是可以提前预测到的局面,即使是置身于现场的威廉也没有能够预料到事情的走向。

  黄牛们始终没有退散,而是如同鲨鱼一般在四周游弋,伺机而动,稍稍一点点漏洞都可能成为他们的突破口;如此僵持状态一直延续到了电影开场,对峙了将近四十三小时之后,终于可以暂时告一段落了。

  威廉感到前所未有的疲倦,身体和精神双重层面的,重新遇见堂吉诃德的亢奋和正面遭遇黄牛的紧绷,一层一层叠加起来,沉甸甸地压制下来,当激动和热血消退过后,疲惫就如同潮水一般汹涌而至。

  “呼!”威廉在短短两分钟之内已经打了四个哈欠,止都止不住,然后周围的其他堂吉诃德们似乎也都被传染了――等等,亦或者是其他人传染了威廉?

  “威尔。”格拉汉姆用肩膀撞了撞威廉,看到威廉那疲惫不堪的眼神,焦虑地说道,“我觉得,他们是不是故意的?”

  “谁?”威廉的思考速度有些跟不上。

  “黄牛。还有掺杂其中的不明分子。”格拉汉姆谨慎地说出自己的猜测,“你想想,即使是为了排队或者电影票,他们坚守十二个小时,然后意识到我们是绝对不可能妥协的,他们也就没有必要再继续停留下去了,但事实却是,他们跟着我们排了两天时间,一直到最后一刻,这是为什么?这确定不是故意的吗?”

  威廉还是没有反应过来,愣愣地看着格拉汉姆,“……呃,你是说,他们是故意跟着排队到最后的?可是,为什么呢?”

  “你只是在重复我的话,我正在询问你,为什么?”格拉汉姆越想就越笃定,情绪也不由有些焦躁起来。

  威廉微微张开嘴巴,但脑袋却停止运转,整个人都有些呆滞,只是注视着格拉汉姆。

  格拉汉姆烦躁地挠了挠头,“就是这个,就是这个!他们希望我们精疲力竭,晚上休息不好白天也无法休养,最后精神疲倦地前往观看电影。你应该知道,电影在多伦多上映的时候制造了诸多争议吧,那么你在烦躁和疲惫状态之下观看这部电影,会发生什么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笔趣阁手机版阅读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