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军事小说 > 血魂1937 > 第278章 急迫的日本宣传机关

  11月6日深夜,中岛真雄在东亚同文书院现身,同时出现的还有十几家报纸的社长和主编。让这些日本的在华宣传机器汇集起来的原因,是华中派遣军方面送来的一篇新闻通稿。内容为“支那名将黄浩然已于一日前被大日本皇军击毙”。

  首先,内容的真实性如何保证?

  中岛真雄脑袋里最先闪现的就是这个问题。据他所知,华中派遣军的本间雅晴师团近日来已经被中国军队压缩到很小的一片区域即将覆灭,而这支围歼第27师团的中国军队指挥官正是通稿中已经死了快一天的黄浩然。

  难道现在第27师团正在被死人指挥着军队围攻吗?

  其次,抛开新闻的真实性不说,这篇新闻通稿也是绝对的垃圾。通篇只知道渲染日本皇军的神勇,以及袭杀黄浩然行动的从容。配发的图片是装备精良的日本士兵、本土欢欣鼓舞的民众以及在满洲、华北等日占区庆祝的人群。这是相当公式化的一篇宣传文,一瞧就知道是出自华中派遣军宣传机关之手,完全不接中国的地气。

  要不是通稿的下方落着华中派遣军司令部鲜红的大印,中岛院长真想撕了这叠废纸。陆军打起仗来的确有一套,但要论起宣传,这帮军人简直就是幼稚园的水平。

  在中国玩弄“笔杆子”几十年的中岛真雄郎认为:新闻,首先要打动中国人的人心,其次才是宣传日本对华策略的宣传工具。

  没有人看的报纸,上面的文字和图片即使再精彩,也只能落得付之一炬的命运。11月已经进入中国的冬季,中岛真雄不想白白送给上海市民一堆取暖的材料。

  更为糟糕的是,华中派遣军宣传机关弄出的这种白痴文字,如果贸然刊登到报纸上,只会暴露出报社背后的日资背景,让中国的读者产生抵触情绪。这对日本在中国的宣传战略,绝对是致命的打击。

  日本外务省如今在中国新闻界中掌控的平台主要有三种:

  第一种是完全由日本人投资创办的报纸,这些报纸基本以服务侨民的通商传教为主,都是日文,只适合放些以假乱真的消息,迷惑中国的情报机关,或者挑动中国人内斗。

  第二种是日本资金控股的报纸,如、、。拿举例,这张报纸本由英国人1879年在上海创办。日俄战争后,日本人开始介入并不断蚕食其他国家股份。1917年,日本成为最大股东,股份达到一半,第二大股东美国占据三成半,英国股份还不到两成。该报以英国人作为掩护,大肆鼓吹日本侵华政策。也是同样套路,日本人挤走美国创办者,将很少涉及政治的财经报硬生生变成了日本政府的喉舌。

  第三种是日本政府或组织收购的报纸,如。他的前身实际上是日本乙未会于1889年6月创办的,后来与结合,摇身一变成为,当中出钱买下的是日本在华民间组织东亚同文会。

  为了与报纸配合,日本在上海还开设了十余家印刷厂以及多家书店。印刷厂为日本报刊与日本各种商业服务,而书店则是全面宣传日本文化的又一重大阵地。如虹口吴淞路与海宁路转角的诚堂书店,四川北路的内山书店都是规模与影响非常大的书店,就连中国著名文人鲁迅也时常光顾,这也是外务省多年经营,才换来的成果。

  由此可见,平台的建设多么艰难,花了外务省大量的资金和心血。而比起建设,更困难的是维护。要想中国读者接受报纸上传递的信息,就得摆出个中立的门面。

  这样的形式一直持续到“八一三”抗战爆发,全面攻占上海之后,为了占领舆论宣传阵地,日本外务省加紧对上海的报纸的重组。先是将改组为,后又改名为。如此大费周折,就是害怕中国读者看出报纸的日本背景。如今这些身份相对隐蔽的报纸,就是日本政府在中国最重要的官方喉舌。而那些不小心暴露了身份的报纸,只能眼睁睁的看着发行量一天比一天低,有很多已经面临停刊。

  中岛真雄仿佛看到了他旗下报社纷纷关闭的命运,如果他真的刊登了这篇烂文章的话。

  “诸君,我们得想个办法,替华中派遣军的宣传机关擦好屁股,决不能让帝国在上海多年的努力一夜之间灰飞烟灭!”

  中岛真雄几乎是咬牙切齿的说出这番话,可想而知他此时有多痛恨送来通稿的家伙。

  “实在是烂透了!幸好我是日本人,如果此刻看到这篇新闻的是个支那人,我想一定会立刻将报纸撕得粉碎,而且永远也不会再购买了吧……”

  “是啊,怎么能写出这样的烂东西……”

  “陆军,真是一帮不学无术的混蛋!”

  咒骂声在会议室里此起彼伏,这是日本帝国宣传机关向军队的控诉,虽然,并没有什么用。

  “要不,还是给那些贪婪的中国人吧……让他们先刊登出来,我们的报纸只负责转载。这样对内容的真实性就不用负责,而且,也不会暴露背景。”

  好不容易有了一条像样的建议,来自的实际控制人小林秋山。明面上的英国社长不过是个摆设,内部现在到处都是日本人安插的代理,已经被外务省控制得严严实实。正因为有着如此良好的表现,小林秋山说话的底气才会这样足。

  有时候为了服从服从侵华战略的需要,外务省难免会接到来自东京的命令,要求各家报社刊登一些过于倾向日本的文章。为了避免表现得太过明显而遭到中国读者的集体抵制。小林秋山他们只得另辟蹊径,用金钱收买贿赂其他报纸的编辑记者去替日本人发声,然后再加以转载。这其实就相当于花钱登软文。

  今天,小林秋山又打算这么做。

  “这样的新闻,大报社是未必肯发,小报纸又没有什么分量,小林君,你觉得,应该是收买哪家报纸的编辑?”中岛真雄这样问,实际上就算是答应了。

  小林秋山稍微想了想,然后说出一个可执行方案:

  “、、,就在这其中选一个吧~三家我都有可以合作的老关系,只要肯花钱,不要求上头版,还是可以办到的……”

  “选能最快刊登的!”中岛真雄最后拍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