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职场小说 > 文艺生活 > 第二百四十一章 宣发

  这本杂志是双月刊,两个月一期,每期五十万字左右,刊载的不仅有武侠小说,还有民俗故事,偏向于传统文化。

  林子轩平时比较忙,没有多少时间写小说,这种双月刊刚好,不急不缓。

  如果是在报纸上每天连载,那就不行了,他不想让自己这么赶,太累。

  他现在写小说用的是打字机,不是电脑,倒不是说买不起电脑,而是这时候的电脑配置太低端,用的还是原始的系统,不习惯。

  目前国内的电脑还在普遍用着386和486的处理器,奔腾586已经出现,还没有普及。

  可以想象,这种电脑的运行速度是多么的令人绝望。

  当然,这是林子轩的想法,那些刚刚接触电脑的学生会感到非常新奇。

  在学校里,电脑最大的用途就是让学生练习打字,使用五笔输入法,还要背口诀,只有学习计算机的学生才会学到简单的编程。

  即便是如此配置的电脑,每台都要两万块左右,属于奢饰品,一般的家庭消费不起。

  市场上也有相对廉价的电脑。

  九四年上半年,联想电脑公司推出了一款经济型的家用电脑,这是国内市场第一款价格在万元以内的名牌386家用电脑,创下了一个月之内销售五千五百台的奇迹。

  这款电脑在京城的销售非常火爆,打着学生学习的旗号,相当于是家用学习机。

  慕姗姗曾想买一台这种电脑,被林子轩阻止了。

  386什么的太低端了,至少要586才行,反正用不了等多久,电脑的更新换代非常迅速。

  他到京城的中关村看过,中关村以前是电子一条街,专门贩卖从南方运过来的电子产品,如今已经初具规模,成了高新技术开发区。

  慕姗姗以为信息高速公路离华国还很遥远,实际上,她很快就会发现新的时代来临了。

  林子轩前往京影厂找韩三评谈的档期安排,韩三评是这部电影的出品人,档期的安排和他也有关系。

  韩三评打了个电话叫人,他是副厂长,不负责太细致的工作。

  在这期间,两人在办公室里聊了一会。

  作为京影厂的副厂长,韩三评主要抓的是电影的生产,是生产部的直接领导,同时还分管厂子里的后勤工作。

  这两项工作都很让人头疼,因为涉及到资金的问题,没有钱怎么拍电影,也没办法解决职工实际生活中的困难。

  尤其是职工住房,这是个老大难的问题。

  “现在京城房地产这么火热,你们京影厂占了这么大一块地方,找开发商置换一下不就行了,你出地,开发商出资金,合资建房呗。”林子轩出主意道。

  为了解决城市人口的住房问题,合资建房和集资建房的形式在城市里越来越普遍。

  合资是工厂和开发商合作建房,集资是工厂职工出资金建房。

  京影厂的地理位置不错,有不少的空地,想找愿意合作的开发商并不困难。

  “这个办法我也想过,只是厂子里的工作太复杂。”韩三评无奈道。

  他不愿意多谈,林子轩也没有多问,他们的关系还没有熟到那种程度。

  这时候,敲门声响起,进来一位二十多岁的年轻人。

  “这是宣发科的小于,以后宣发方面的事他负责。”韩三评介绍道,“这是好梦公司的林总,你该听说过,姜闻那部片子林总是制片人。”

  “林总你好,我叫于东,你叫我小于就行。”于东客气道。

  于东是京影厂宣发科的副科长,京城电影学院制片管理专业毕业,负责厂子里电影的宣传发行工作,很得韩三评的赏识。

  林子轩来自体制内,自然不会跟着韩三评喊人家小于,韩三评这么喊表示亲近,他要是这么叫就有点轻视的意味了。

  “于科长,你好,以后还要多照顾。”林子轩客套道。

  接下来,韩三评说了的发行事宜,尽量争取在春节前后上映。

  在这个年代,还没有贺岁片的说法,过年期间大家虽然有了空闲,却不怎么会跑到电影院看电影,一个是电影院的条件不行,大冬天看电影的很少。

  还有就是电影没意思,还不如在家里看电视呢。

  所以,这个档期应该能争取下来,这就要靠于东和华影公司的沟通了。

  于东是京城人,性格外向,头脑灵活,善于交际,在宣发方面很有一套。

  谈完了正事,林子轩邀请韩三评和于东出去吃顿饭。

  韩三评手头还有事,就让于东和林子轩去吃饭,于东还能了解一下这部电影的拍摄状况,方便调整相应的发行方案。

  这是正常的交际活动。

  于东对好梦公司挺有兴趣,他在宣发部门工作,平时就在琢磨怎么做电影的宣传,当他看到的宣传方案时颇为惊讶。

  无论是“贺岁档”的概念,还是要和好莱坞大片拼票房的噱头,都极为大胆。

  他有点羡慕民营影视公司的自由,敢想敢干,在国有企业会有很多束缚,就算是有好的点子也不一定能通过。

  京影厂的宣传方案就过于保守,没有新意。

  林子轩开车带着于东到的剧组看了看,介绍了一下片子的拍摄进度,以及后续的拍摄计划,让于东做到心里有数。

  于东提出要见一见好梦公司的宣发,也就是提出宣传方案的人。

  林子轩给王钟军打了个电话,约好了晚上一起吃饭。

  这一天,剧组早早收工,葛尤要回家,就没参与,也就是林子轩和冯晓刚。

  林子轩开车先把葛尤送回家。

  要是不送葛尤,他肯定会在路边等面的,面的是京城价格最便宜的出租车,一公里不到一块钱,葛尤不舍得坐高档的出租车。

  到了晚上,他们在饭店和王钟军见面,四人边吃边聊。

  这是王钟军和于东的第一次见面,他们一个学的是大众传媒,一个学的是制片管理,谈论的都是宣传上的话题。

  王钟军在美国多年,见多识广,于东是电影学院科班出身,底子扎实,两人各有所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