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职场小说 > 重返1977 > 第一章 晨曦

  1977年3月23日,周日,早五点半。

  这是京城一个既清冷又新鲜的早晨。

  天色才微亮,太阳刚泛红,房檐和树枝子上都落着一层白糖似的薄霜,胡同里还没有行人。

  不过,革命者们虽然还在为革命而酣睡,但“牛鬼蛇神”们却早早已经起床了。

  在福儒里,现在就能看见一些走路永远是低着头,脸上露着谦卑和谨小慎微的人们在操着大扫帚扫街,他们都是街道上的管制对象。

  这是特殊时期的特殊年月的特殊景象,像着这种连一句“学习雷锋”的评语都无法得到的义务工作者,是近十年来,风雨无阻坚定维护首都大小街道清洁环境的一支主要力量。

  这些人相当尽心尽责,几乎不用监督,因为每个人都有分片包干的划定范围,为怕追责,根本就没人敢糊弄事,谁都<无><错>小说WwW.qulEDU.COM恨不得把地扫得一尘不染,比家还干净。

  应该说,首都的环卫工人是最应该感谢他们的,正因为有了这些人,才使得他们的工作量大大减轻,不过到现在为止,他们的这种好日子已经不多了。

  在扫街的这些人中,自然也包括了洪衍武。

  洪衍争两口子因为有孩子要照顾,的地方又都不近,洪家的清扫范围一向是王蕴琳的任务。所以这两天,洪衍武每天都要起个大早替王蕴琳扫街,既是为了让母亲能多睡一会,也免得她累得每天夜里腰疼得翻不了身。

  而观音院东院之内,除了洪家以外,苏家也属义务劳动者的范畴。

  苏家的当家人叫做苏慎针,妻子已经过世了,拉扯着苏锦和女儿苏绣过日子,他是京城昆曲剧团为演员“盔头”做修补工作的裁缝。可实际上,这个工作对苏裁缝来说很有点屈才,而老苏来扫街的原因也多少有点冤得慌。

  为呢?

  因为苏家的祖籍原本是江南苏,一手针线手艺也是祖传的。就因为其祖上在乾隆下江南时为皇上做过几身新衣,结果这手艺就被皇上看上了。乾隆下旨将其祖选入宫中带回了京城,自此苏家也就被迫成为了内务府广储司衣作的裁缝匠,不得不迁入京城定居。

  南方人细心,其委婉精致不是北方工匠可比,因而苏家的针线在宫里也是数得着的,一直都很吃香。哪怕是慈禧时期,衣作最繁盛的时节,衣作工匠多至二三百人,苏家的手艺也一样出挑儿,是这位老佛爷的最爱。后来直至民国时期,苏家人才从宫里流落到民间。

  可苏家人虽然没了官差,手艺却仍在,老苏的父亲甚至还娶了个同样从宫里流落出来的绣娘。夫妻二人就此将“宫绣”与“苏绣”的精彩合二为一,凭着别人不能比的手艺,照样在大宅门儿之间打出了一片新天地,同样受到了大户人家、们的追捧和青睐。

  请苏家做衣服的人都是大户的富贵人家,图的就是他做工精致、名气大。这么一来,苏慎针打小跟着父母学艺,便练就了一手制作旗袍的好手艺,他于鼎盛之年亲手制出的成品,其质地、色彩、做工甚至都让其父亲震惊。

  说起来洪衍武的母亲王蕴琳当年也曾是苏慎针的主顾,她嫁入洪家后,在京城做的最贵的几件旗袍。均出自老苏之手。

  但可惜的是,一到解放之后,苏慎针也就没有用武之地了。

  因为新生活废旧立新,崇尚俭朴,旗袍逐渐淡出了人们生活。饶是苏裁缝有一双巧夺天工,能让一张白布变得花团锦簇的巧手,却再也没有了施展这种手段的机会。于是无奈之下,为了全家人有口饭吃,老苏也就只有结束自由职业者的生涯,去找政府寻求工作了。

  其实按理来说,以苏家的手艺,若放在“盔头”行里,为京剧制作戏服也并不算糟蹋。可偏偏京城搞这个行业的只有“三义永戏装店”一家老商号,早已被安排满了人手。

  结果无法协调,政府也就只好委屈老苏进昆曲剧团当修补匠了,不过那里总算还有点绣活儿,苏裁缝并不完全是个废物,所以为了生活,他也就捏着鼻子认了。

  但最倒霉的是,没过几年,“运动”又来了。

  这样一来,苏慎针一个大男人天天拿针线修补戏服,就又成了“破四旧”最先受到冲击的对象。而后无论任何与封建意识有关的大会小会,他也统统都要受牵连。所以,他也就成了东院里除了洪家之外的唯一管制对象。

  而与苏裁缝恰恰相反走了大运的,倒是邻居老丁——丁贵如。

  因为按理说,“崩豆丁”当年不大不小也是家铺子,就算最后败落成了个小摊儿,也应该把成分定成小业主才对。

  可偏偏人家老丁会来事儿,“运动”时就防着被“倒旧账”,他在“清理阶级队伍”之前,竟不知从哪儿淘换来一个破得千疮百孔的旧棉袍来,满世界做起“忆苦思甜”的报告来。

  老丁到处讲他当年要饭进京的辛酸,把的岳父也说成了剥削压榨的“资本家”,那“演义”出来的故事,让一些红卫兵小将和工人,听完了感动得直掉泪。

  结果他便成了解放前苦大仇深的“工人阶级”。未了儿,他还把小业主的成分也改成了“城市贫民”。

  这就叫,一样的花儿结出了两样儿的果儿。人在际遇上,由于不同的运作方式,差距就这么大。

  这个时节,政治空气的氛围无疑宽松了许多,洪衍武扫完了家的范围,马上去帮苏慎针扫他家的,俩人扫街也不像只能闷头干活而不敢有一点儿交流,很自然地便聊起天来。

  “苏叔儿,往后干脆您也甭扫了,我每天连您这块儿一起划拉了完事……”。

  洪衍武率先开口,他是诚心诚意的,这点儿活儿对他来说实在不算,以前跟玉爷学艺时,每天他连院子带外面,扫得比两家加起来的范围还大。

  “谢谢你,不过那‘民委会’可不答应。算了,每天也扫惯了,就全当锻炼身体了。”

  不知是真客气还是有政治上的顾虑,苏慎针只笑着谢绝了,随后又问。“小子,衣服还合身不?你脱衣服时可得,里面的‘瓤’千万别露出来。”

  苏裁缝指的是洪衍武身上的新夹袄,那是王蕴琳觉得身上太单薄,昨天求他用洪禄承当年的礼服呢马褂连夜给改成的。

  别看外面的面儿是普通布料很朴素,可里面却是蓝绸内里,上面还钉着黄铜的镂空盘龙扣。老苏就担心被人了,又是件不大不小的事儿。

  “合身。您放心,我会注意的。说来还没亲自谢过您呢,让您受累了。”

  “哪儿的话,都是这么多年的邻居了,还谈‘谢’字。要这么说,我是不是还得登门去谢你们家送来的肉肠呢?你母亲的为人,可真是没的说……”

  敢情这年头因为太穷了,平日过日子谁都离不开别人的帮助。邻里间互相馈赠也就成了一种常态,谁家要得着点好,没有独闷儿的。只要能分的,一把瓜子不嫌少,总也得往邻居家送一点儿,讲究的是份儿情谊。

  王蕴琳本就是大家闺秀,不是没眼界的人,自是不会小气。再加上多年来,因为洪衍武的事儿,王蕴琳心里老觉得对不住几位老邻居,于是这次就从徐曼丽带的中,给东院的三家邻居每一家都送了一整根大肉肠和一个午餐肉罐头。

  这在当年缺衣少食的年代,不亚于一份厚厚的重礼。不但边家和苏家收到极为高兴,就连老丁也不再担心洪衍武会追究他二儿出言不逊的事儿了。

  自然,几家邻居再看待洪衍武这件事,打心里头也就真正地宽容了许多。

  现在的洪衍武,是能确切地体谅到母亲这番苦心的。

  从昨天起,他的母亲从心里一直笑到脸上,就差没有唱小曲了。

  不过,母亲也从没这么忙和过,无论是早起还是之后,简直成了大杂院的义务勤务员。见着谁起来就赶紧招呼谁。

  “老,您的火我给升上啦,您熬粥吧!”

  “老苏,我炉子上水开了,您要泡茶就先用我的。”

  “老丁,你家有信,我门口碰上邮递员了,这不给你带进来了。嗨,还说谢呀?要说谢,这街坊邻里的,可就谢不了。”

  一通张罗,弄得满院子的人,谁心里都是热乎乎。可谁也都明白,王蕴琳这既是因为他这个归来心里高兴,也是吊着一颗心呢,生怕他以后再惹出祸,在加倍地奉迎着大家。

  街上已经有人开始走动了,扫大街也到了收尾的阶段。

  正是因为想到了这些,洪衍武反倒没话了,他呈现出一种欲说还休的犹豫。

  苏慎针见状,大约看出了洪衍武的心思,低声说,“你能明白你母亲的不容易就好,今后好好孝顺她就行。可我还得提醒你一句,你也真的得对你爸爸好些了,别老觉得他不待见你就不往跟前凑。现在,你能替你父亲做点就应该做点,别老跟他顶撞,这话你明白吗?”网不跳字。

  洪衍武哪儿能不清楚,他眼望着苏慎针点点头,神色也是一片凝重。

  心里更不由地在想:今天是该得和母亲好好谈谈父亲的病了。

  是由【无*错】【小-说-网】会员手打,更多章节请到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