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职场小说 > 重返1977 > 第一百四十一章 欢心

  可说来也有意思,偏偏龙口村的情况和哪儿都不一样。〝菠∞萝∞小〝说

  最后轮到视察他们这儿的时候,那位对任何地方都看不上眼的林书记,却独独对这里产生了极佳的印象。

  比如说工艺品厂。

  首先搞这行,原料不用进货啊。

  石头、木头、编织品,几乎全是取自本地的现成材料。

  何况为了以示公允,兆庆坚持年底分红同时,也要对全体村民公报账目。

  那账目上记录的可都是实际出入和支出,并且照章纳税,一点不带差的。

  所以不但查不出什么经济问题来,而且作为村办企业,敢于大额分红,主动让全体村民都能分享好处的做法,反倒让林书记感到一种欣慰。

  他这一代的干部,毕竟还是老百姓的儿子。

  甚至本人出身就是农民,对此触景生情是很自然的反应。

  其次呢,还得说工艺品厂所生产的旅游纪念品,商品属性好啊。

  说破大天儿去,这只是锦上添花的玩意。

  何况他们的生产和销路,触碰的又都是国营厂没有涉足的领域。

  那么不但与国家经济主体不存在什么竞争关系。

  即使今后出了问题,也根本谈不上影响到国家经济,破坏国家建设的罪名。

  那作为主管领导,也就无需承担什么过多的风险和责任。

  另外,由于工艺品的生产方面,需要技艺纯熟的工匠。

  龙口村雇请的工人里有不少都是邻村的人。

  这就又让林书记产生了一个龙口村领导班子觉悟不低,有胸襟、有水平的印象。

  认为他们愿意、且能够,发挥以点带面的作用,拉着别人共同富裕。

  还有,这行也不会产生环境污染之类的不良效果。

  这就让龙口村绝不同于别的兴办工业的村子,到处是难闻的气味、废旧垃圾和脏水。

  而是依然保持着鸟语花香,山清水秀的样子。

  在观感上就让人觉得地杰人灵、淳朴自然,不能不好感倍增。

  但除此之外,龙口村之所以能充分获得林书记的青睐与欢心,最关键的还有一条。

  那就是他们不但村办企业搞得好,就连思想学习和农业生产方面也毫不放松。

  依然与其他林书记看过的地方拉开了显著的差距。

  这事儿说来,其实并非刻意为之,而是有点无心插柳,老天故意成全的意思。

  敢情春节分红之后,兆庆为了支持村里的工作,特意给村委会拨了三千块,以补充经费。

  而作为当年的村干部,安书记身上具有没文化,独断专行,家族概念重这些小缺点,也是难免的。

  那么有了这笔钱,安书记就想在村委会里再设立个领工资的闲职,好照顾下自家的亲戚。

  可安插什么职务好呢?既不用干活,又得清闲?

  安书记想来想去也想不出来。

  后来还是兆庆出了个两全其美的主意。

  他建议干脆给村委会的一个旧仓库粉刷一下,再买点书籍、订几份报刊,办个图书阅览室得了。

  这样当管理员不累,每天就是打扫卫生,整理下书刊报纸的事儿。

  同时还能有点实际作用,让村干部及时了解政策的变化,让村里的年轻人增长点文化水平。

  安书记一琢磨,觉得一举两得,确实挺不错,很快就照办了。

  结果谁也没想到,这一遇上了县里的大检查,因势就便,反倒又成了个拿得出手的成绩。

  实际上特别巧,林书记下基层的时候,图书室正好刚筹备妥当。

  窗明几净,图书、桌椅、板凳、书柜,全都簇新簇新的。

  刚刷好的墙上还贴上了“学习园地”,“党员思想汇报”两个专栏,看着挺像那么回事。

  安书记临时又让人加摆了个“伟大领袖”的瓷像。

  这样根本没费什么事,就在林书记的心里得了个高分。

  因为哪个村子,上上下下眼里都关顾盯着钱呢,怎么也看不见这样的景象啊。

  是,墙壁的白粉确实还没干透,这的确有应付领导的嫌疑。

  可书籍和报刊总不能临时先抓啊?

  当时的农村有几个人乐意看书的?路又不好走,刊物、报纸还得提前订。

  怎么说,准备这些新书和报刊,时间上是万万来不及的。

  所以林书记明察秋毫,参观图书阅览室的时候。

  他只简单转了一圈儿,翻了翻桌面上、书柜里的读物,就相当激动的夸上了。

  “没想到啊,这种情形下,你们还能坚持政治学习,想着提高文化水平,真是难能可贵啊。好好好……”

  但到这里,有了这三声“好”,仍旧不算得什么。

  因为与这个小小的图书阅览室相比,在农业生产第一线上,山坡上铺开场面,火热大干的情形,那对林书记才是真正的惊喜。

  要知道,龙口村今年的农业生产,为了节约人力,为了把资源更多地投入到村办厂上。

  可完全是按照兆庆当初计划的的那样,在春耕前,把全村的田地收拢在一起了。

  他们不但重新走上了集体化的道路,并且还是专项拨款,雇佣农工,租用农机具,采用较为科学和现代化的方式,统一来耕种的。

  这样一来,当林书记带队去视察农业生产现场,就看见了一片难以置信的情景。

  只见缓坡上一层层的梯田逐渐展开。

  高高山坡的最顶端,还插着一面当年“青年突击队”的旗帜。

  几十名年轻人正在集中挖石填坑,平整土地。

  他们用的是传统手工农具,锹飞镐舞,挥汗如雨。

  而与之相比,他们身后三四部由两人一起操作的耕田机,烧着柴油却效率奇高。

  “突突突”的,一会就翻完一垄田。

  这场面顿时使得林书记油然而生一种熟悉的亲近感。

  他可是经历过无数次这样劳动的干部,也曾因此得享荣誉。

  想当年修十三陵水库他还是“带头模范标兵”呢。

  只不过后来经过浮夸的洗礼,这样的劳动才变为了一种表演和形式。

  但眼前的情景显然不是,这仍是具有实际意义的。

  于是,他便感情涌现,忍不住感慨了一句。

  “百闻不如一见啊,没想到我还能看见这么令人鼓舞的场面。”

  跟着又问,“这些农机具我已经很少看见了,有句话叫‘包产到人,农机关门’自从包产到户,咱们老百姓就用不起这些东西了。宁可自己苦干,也不……你们……怎么会?”

  这话安书记可不知该如何回答,有点瞠目结舌。

  好在兆庆够水平,恰如其分地接上了话,而且一下说进了林书记的心里。

  “具体情况不同,当然应该区别对待。我们龙口村,地理情况复杂,平整的土地不多。分开种地,村里人既用不起机器,又用不起化肥、农药。这样每天光靠自己爬山耕田、沤肥,就得累死。”

  “早几年,我们也试了‘大包干’,可就我们而言,打出的粮食还不如过去‘人民公社’的时候多呢。显然事实证明,这个对我们不合适。那穷则思变,就又办回来了。”

  “我们现在想的是,厂子和农业都要抓。不如用办企业赚到的资金替农业垫付资金缺口,把粮食产量先提上去再说。这样就有了两条腿,只要能实现良性发展,一样是替国家做贡献,或许就能实现今后不吃返销粮的目标了。”

  “反正吧,坚持集体化道路也未必就是错,毕竟是为了共同富裕嘛,还是得看实际效果。我们办企业也是集体制,要真是跟大包干似的分到个人名下,那也就干不好了。”

  “而且说实话,我个人觉得还就是农业现代化耕种才是正确的农业发展道路。哪怕是‘大包干’呢,等农民有了钱,最后也仍然回放弃传统农具。否则我们的农业就会止步不前……”

  这番话阐述了的道理和依据,似乎为林书记的过去,找到了某些不容否定的意义和价值。

  让他听得眼睛一亮,立刻忙不迭的赞成起来。

  “对对对。说的太好了,集体化也不一定是错,都是为了共同富裕。还是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跟着为了验证这种好不容易抓住的理论支持,他又迫不及待地走向山坡上那些干活的人,询问起他们的意见来。

  “你们愿不愿意分田到户?”

  得到的几乎是异口同声的回应。“不愿意!”

  林书记追问。

  “为什么?”

  而下面的回答就散了。

  有人说,“都是这样的破地,怎么分啊?分开种,不被累死也得饿死。还是这样,你帮我我帮你好啊。”

  又有人说,“对,就是集体好,我们种地也算工资的,村里厂子给钱。这叫企业补农业。谁也别亏了谁。”

  还有人说,“什么事分着单干都会两极分化,穷的穷,富的富,可不是社会主义道路。”

  这一下,林书记真的不能不兴奋了。

  他忙转头对身边尾随而来的秘书下指示。

  “听见了吗?这是群众的呼声。快,快记下来。像这样的典型,就应该大力宣传。扶植一个能带动一片。不扶植他们扶植谁啊?”

  跟着抬头又望向了遥远的山峦,颇带情绪地感慨着。

  “好啊好啊,龙口村还真是一个龙头村。这样的村子太难得了。不贪图荣华富贵,不畏艰难险阻,还不忘互相扶助。在新的时代,我们更需要有这样的精神。”

  阳光照耀下,竟然获得了县领导如此肯定,在场的龙口村村民都忍不住鼓起掌来。

  嘹亮的掌声伴着杂乱的欢呼好不热闹。

  而且不得不说,林书记的表态还真不是空的,人家也是金口玉言。

  叫他“大尾巴鹰”确实是冤枉他了。

  等到回去之后,林书记好不耽搁,马上就让秘书写了一份名为《重现金光大道》的稿子。

  然后不但在政府内部做了专题报告,还让县内的刊物《青峰》报做了专版转载。

  内文不但详细介绍了他亲眼目睹龙口村坚持走集体化道路的成绩。

  还点名表扬了安书记领导下的村委会和兆庆这个厂长,介绍他们从实际出发,没有分田、分地,万众一心,大干苦干,艰苦创业,以工补农,不怕探索的事迹和经验。

  文章最后还重点加上了林书记的指示,“在新的形式下,必须大力宣传这样的先进典型,各级领导都应该扎扎实实为他们解决实际困难。”

  而最终龙口村因此落下的最大实惠就是,工商税按20%不变,区别于其他乡镇企业。

  另外就是农村信用社还遵照上级指示,为他们主动提供为期三年的二十万元的无抵押贷款。

  有了这笔钱,那兆庆真是可以大踏步前进,全力招工买马,扩大生产规模了。

  于是1983年反倒成了龙口村借东风,顺利大发展的一年。

  很快,他们生产能力朝着翻倍的速度迅猛增长。

  此时正好赶上了旅游旺季,利润自然也随之水涨船高。

  这样,不但安书记和兆庆在村里的威望猛增,说话越来越管用。

  林书记也成了龙口村的护身符,全村最感激、最亲近的好领导。

  开二群了,群号:608640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