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其他小说 > 承乾 > 第37章 巧

  毛羽健前脚走,赵常后脚端着一盘子公文奏疏回来。

  赵净当即问道:“有什么消息?”

  赵常关上门,来到赵净身前,低声道,道:“公子,我在司礼监听说,昨夜陛下亲自拟定了阉党名单,一等就三百余人。”

  赵净眉头一挑,稍稍一想就摇头道:“太多了,朝廷那些人肯定不同意,还得拉扯。”

  赵常道:“然后就是,好像会推的名单已经列好。”

  赵净顿时诧异道:“这么快?进宫了?陛下看到了?”

  赵常道:“应该没有,只是司礼监那边在这么闲聊。”

  赵净算了算时间,加上韩爌到京,自语道:“看来,韩阁老入京,确实推动了这两件事的进展。”

  但不论是逆案,还是会推阁臣,崇祯与朝廷,朝廷之内,都会继续激烈的博弈,一时半会儿休想定下来。

  崇祯铲除阉党一事,确实展现了果决的一面,但在面临朝廷事务上,又过于在意‘圣人之道’,倚重‘贤臣’,以至于事事垂询,无法自决。

  赵净已经见过崇祯一次,那一次崇祯的表现,让赵净连连摇头。

  优柔寡断,耳根极软,没有主见,没有判断,左右摇摆。

  “有关于我的吗?”赵净看着赵常道。

  赵常一怔,道:“没有。”

  赵净倒也不意外,他只是礼科给事中,还到不了司礼监讨论的程度。

  想着老爹要跟都察院一起去蓟州,赵净心里怎么都不安宁,道:“你耳朵竖起来,注意听各处有关我的消息。”

  赵常一惊道:“公子,他们又要害你?”

  赵净看向门外,双眼冷漠,道:“害……他们不是一直在害人吗?我们只是运气好,活到了现在。其他人,你们知道他们的生死吗?”

  当初,瞿式耜只是抓了老爹赵实一个人,只是抄了赵府一家吗?

  其他人呢?他们斗得过瞿式耜以及背后的人吗?

  死了,家破人亡,妻离子散。

  谁又知道?

  现在是阉党骂声一片,肆意鞭挞,所有脏水都泼过去。

  ‘众正盈朝’的新朝,又好到哪里去了?

  赵常抿了抿嘴,想着赵府这段时间的经历,默默低头。

  “回去再说。”

  赵净一时半会儿也想不到办法,伸手拖过赵常带回来的盘子。

  刑部点名老爹随都察院一起巡视蓟州,安抚哗变的士兵,程序上没有任何问题。

  赵净找不到任何理由去反对,去阻止,好在,只是刚刚传出消息,等具体任命,朝廷准备好钱粮,还有一段时间。

  而赵净现在最关心的,是那些人对他会用什么手段。

  官场之中,杀人无形的手段太多太多。

  赵常见没有帮上什么忙,悄悄退走,准备去六科廊打探打探消息。

  六科廊处于朝廷上传下达的关键位置,几乎没有任何事情,能够逃得过这里。

  赵净拿起奏本,发现是兵科的,不由得摇了摇头。

  陈童这个刚上任的兵科都给事中就下了大狱,连累了整个兵科,属于兵科的事务,临时分给了其他五科。

  匆匆一看,赵净双眼猛的一睁。

  这是宁远都督佥事何可纲的奏本,主要内容是弹劾毛文龙违抗军令,肆意妄为,杀良冒功,贪墨军饷等等。

  赵净认真看完,又算了一下时间,不由得瞳孔一缩。

  就是明年中!

  这道奏本,是一个开始,一个试探?

  袁崇焕已经准备好杀毛文龙了吗?

  继而赵净又想到了更多——建虏第一次入塞!

  这两件事关系非常的大!

  没有毛文龙的牵制,建虏才敢大胆的绕过辽东,奔袭千里,杀入蓟镇,兵临大明京畿城下!

  赵净心中剧烈不安,左思右想,还是拿起笔,认真抄录。

  他只是小小给事中,位卑言轻,想要谏言获得一点点重视,一定要拿捏准时机。

  抄完这道,赵净又看了一遍,放到一旁。

  顺手拿起下一道,是熟悉的味道。

  这是蓟镇外蒙古各部落,要求大明朝廷增加‘抚赏’的奏本,大致就是今年冬天太冷,冻死了太多牛羊,大明朝廷要是不援助,他们就熬不过今年了。

  这是赵净看到的第二次了。

  “上一本,好像没有回来,被留中了吗?”

  赵净回想着,确实没有看到下达。

  按理说,朝廷有了决定,需要传到六科廊,六科廊核实无误,然后发给六部,监督执行。

  可赵净没有看到回本。

  旋即,赵净猛的呼吸顿住,神情控制不住的惊变。

  他转头看向身旁的奏本,何可纲弹劾毛文龙的。

  “朝廷,不会要停了塞外蒙古各部落的抚赏吧……”

  赵净喃喃自语,哪怕想到了,还是有些不可置信。

  辽东袁崇焕杀毛文龙,消除了建虏的掣肘;这边朝廷停了给蒙古部落的抚赏,迫使这些蒙古部落倒向建虏。

  两厢合力,给建虏南下入塞,进兵京畿,创造了近乎完美的条件!

  赵净看着这两道奏本,许久,仍旧是满脸愕然。

  太过巧合了!

  仿佛是写好的剧本!

  赵净知道,并不是!

  这是大明朝廷的愚蠢,蠢的无以复加!

  但凡袁崇焕杀的晚一点,或者大明朝廷今年给了抚赏,一切或许都会有所改变。

  偏偏就是这么巧,巧的的仿佛是大明朝廷安排了这一切!

  赵净安耐不住了,拿起笔,想着何可纲的奏本还只是试探,不能多说什么,倒是蒙古各部落的奏本,可以用一用。

  赵净斟字酌句,慢慢落笔。

  他将蒙古各部落与大明的关系明明白白的写着‘唇齿相依’,阐明了‘建虏叛逆,蓟镇蒙古,于我大明,类似朝鲜’。

  万历年间,倭寇侵犯朝鲜,大明毅然出兵,这便是唇齿相依的道理。

  或许觉得不够,赵净又写了一句:岁三万两,蓟镇安定;若无蒙古,蓟镇军饷百万不足用。

  赵净端详许久,觉得应该差不多,便将写好的奏本封好,放到一旁。

  不多时,赵常从外面回来了,道:“公子。”

  赵净看了他一眼,道:“嗯,这些奏本,你送去内阁吧,其中有我的。”

  赵常上前端起盘子,道:“公子,内阁那边刚刚传下话来,说是鸿胪寺有人尚书弹劾刑部,近来京城匪盗众多,百姓惶恐,怨声沸腾。内阁命六科与巡城御史等一同督促巡捕营,五城兵马司,刑部等尽快捕盗,消除民怨。”

  六科与都察院的御史一样,位卑权重,几乎所有事都能插一手。

  不等赵净说话,赵常又道:“那姓瞿的当时也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