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其他小说 > 糊清灭洋1880 > 第21章 福将祝之三 3

  当晚,红旗军几个小分队会师!

  合计兵力为:祝之三分队四百,莫迈七骑兵一百(沿途捡了二十个),贺忠诚分队一百加上一个五百人的朝鲜壮军营。聂顺江一百炮兵。

  一共一千一百余兵力!而且有步兵,有炮兵还有骑兵,这样一支部队完全可以称得上是团级的作战力量了。

  根据军衔高低,祝之三以少校军衔担任了会议主持人,他率先提议,部队名号为混成团。得到了全体赞成。

  接下来,顺理成章。按照红旗军的规矩,祝之三担任指挥官,任团长。

  这个规则并非以红旗军原来的军衔,而是以目前的军衔,祝之三为少校军衔。论原来的军衔实际上陈振更高。

  而且,祝之三部有综合小分队!要知道,红旗军分出来了七十多支分队,而其中的综合分队只有七个!由此可见,综合分队的地位了!

  话说,祝之三营押送辎重,如果没有孟关的综合分队,不知道要吃多少苦呢!

  故此第二项表决,大伙没有异议,一致通过,祝之三担任团长。

  祝之三虽然没有经历过,但无师自通,天生的好像就具有领导能力,他先是主动提议陈振为副团长兼参谋长。

  宣抚系统自有规则,贺忠诚自动成为团宣抚官。

  如此,很好的平衡了两支内部力量,也照顾了贺忠诚陈振小分队的情绪。

  注意一点,陈振和贺忠诚两人在红旗军中都是名人,贺忠诚是宣抚官三期的领头羊,陈振乃是几年来红旗军军校毕业直升少尉军官的仅有三人之一!若非情况特殊,陈振和贺忠诚其实更有指挥这支部队的资格和能力。

  在理顺了指挥体系之后,祝之三,陈振,贺忠诚,鲁大门,孟关,聂顺江,莫迈七等人当晚召开军事会议,第一件事就是在不影响战斗力的前提下重新编整部队!

  第一件事:挑出部队中的老弱一百余人,副参谋长孟关带领这个哨负责后勤一切事务。

  清军,哪怕是左宝贵的奉军,已经属于精锐部队了,但士兵中间十三四岁的,四五十岁的,仍然比例不低。朝鲜壮军营虽然精锐,也有部分年龄偏大的,体格较弱的。

  第二件事,仍然是人员调整。不过是宣抚系统的,只是把祝之三小分队的宣抚官鲁大门调到了陈振麾下的一哨,担任宣抚官,分担贺忠诚的工作压力。而贺忠诚则是把主要精力投入朝鲜壮军营。

  整编部队完毕,祝之三从善如流,几乎全盘接受了参谋长陈振的建议,立即分配了各部的作战任务。陈振的军事水准得到了很好的展现。

  基本上,兵力被分为三部。

  其一,祝之三部和聂顺江部炮兵为核心阵地。

  其二,贺忠诚陈振部和壮军营负责前沿阵地。

  其三,以骑兵莫迈七加上一百朝鲜壮军营官兵合计两百兵力,打外围游击,并随时准备应对意外,算是预备队。除此之外,莫迈七还要为部队找出一条撤退的后路!坎北山在平壤北面,撤离有先天之利,但是在山区,想找一条退路也不是那么简单的。

  经过多年的发展,红旗军有自己的规矩,军事会议非常纯粹,并没有出现争权夺利。贺忠诚陈振小分队对祝之三的领导没有异议,表现良好。第二天一大早,部队立刻按部就班开始部署。

  当日,孟关带人杀牛三头,犒赏全军。中午香喷喷的大块牛肉,晚上是热腾腾的牛肉汤。全军因为伙食改善,欢声雷动!

  再一日,仍然是杀牛三头,犒赏三军。

  队伍中有八十头牛!临战,不让弟兄们吃好,那怎么成?

  大块的牛肉入口,无论是清军还是朝鲜壮军营,官兵们全都喜笑颜开。

  战争中,良好的伙食也是战斗力!

  要知道,无论是清军还是朝鲜兵,平常的伙食不过是杂粮和咸菜,一个月能吃上一顿肉食就很不错了。而吃牛肉,这简直就是过年也没有的待遇,因此上,吃饱了肚子的官兵们个个士气高涨!

  执掌后勤的孟关算计的非常精到:留下二十头牛拉大炮和车子,其余六十头牛能让部队大餐二十天!

  两天已过,日军该来了!撒出去的朝鲜侦察兵得到了日军准确的进军情报。

  负责进攻平壤的日军乃是其主力部队第五师团,师团长野津道贯中将。这位不同于清军将领,对近现代化的战术颇有研究。

  日军的编制比起清军要先进一个时代!其一个师团兵力相当庞大,足足16000兵力,加上辎重军夫足足两万余人。

  朝鲜糟糕的泥泞的道路决定了,整个师团不可能拥挤在一个方向进攻。若全师团在一条路上行军,大军会把道路堵死的,因此第五师团乃是兵分四路围攻平壤。

  平壤东南,也就是大同江东岸,野津道贯派了两个支队。平壤北面,野津道贯也派了两个支队。歪歪斜斜的摆出一个南北夹击的阵势!

  日本对朝鲜的地理掌握非常细致,手中的地图比朝鲜人自己还要详细。野津道贯中将是研究过朝鲜地理的,平壤作为日军攻击的主要目标,他几乎把每条道路都记忆在脑海之中,根本用不着看地图。

  以地形和战略分析,野津道贯很容易得出判断:北面应当是清军防御的要点,既是保卫平壤的要点,也是清军撤退时的必经之路。

  因此,野津道贯分配兵力也非常有侧重:对平壤北部的进攻乃是日军的主力--两个以步兵联队为基干的支队,合计9000兵力!

  但是,野津道贯却不知道,清军的布防实在太不“现代”,明明是要地,只部署了左宝贵奉军的不到三千兵力!(后来才又加强了总兵官江自康两个营兵力。)

  如果不是红旗军的影响,增加了一千兵力,日军和清军的兵力对比会更加悬殊。

  现在,也好不到哪里去,兵力对比为二点五比一!

  十三日,第五师团朔宁支队秘密的渡过大同江,接近了坎北山!

  傍晚,红旗军迎来了第一场战斗!

  日军朔宁支队兵力四千余兵力,先锋部队约一个大队一千兵力,打的算盘偷袭,故此没有携带重武器。鬼鬼祟祟偷偷摸摸,自以为秘密,丝毫不知道早就被祝之三撒出去的侦察兵发现了。

  日军发起进攻,严阵以待的朝鲜壮军营敲了一下,日军扔下几具尸体,就迅速撤退。虽然偷袭失败,但是看得出日军训练有素,撤离的非常利索!莫迈七的骑兵甚至都没来得及打个侧击!

  壮军营近四百条枪,乱七八糟的开火,声势浩大!真特么没纪律!

  “呵呵,这算是火力侦察吧?”祝之三道。

  “试探性进攻。”陈振语气有些硬。

  按照红旗军的规定,的确陈振得服从祝之三的指挥。但别忘了贺忠诚乃是重点小分队,而且拥兵六百,只不过其中五百是朝鲜壮军营。陈振很守军纪,服从指挥,但内心真真的是不大服气祝之三的。第一战,贺忠诚陈振麾下的壮军营表现不佳,自然是脸色有些黒。

  “应该是两种意图都有。”宣抚官贺忠诚道:“日军就是朝着坎北山来的,阵地,兵力,咱们不可能不暴露,但大炮只要没暴露,就能给日军一记狠的!”

  其实,几个指挥官对刚刚的接触战中朝鲜壮军营的表现都很无语。足足三四百米就开始开火,子弹消耗不少,战果却了了。

  陈振分队的军官正在前沿发火呢!

  “标尺,标尺,那么显眼的白色木牌,看不见?战前怎么说的?一百米,一百米!”

  “其实这支朝鲜军表现还算过得去,至少没逃跑。”祝之三评价道。

  “这倒也是。”贺忠诚道“毕竟不能和咱们红旗军比。”。

  几个年轻指挥官,此前没有配合过,贺忠诚这个宣抚官此时就显出了他的重要性,很好的消弭了指挥官之间的矛盾。

  祝之三意识到了!

  对陈振和气道:“参谋长,让医护兵去救治伤员。宣抚官们去培养一下士气。这支部队的确有培养价值。”

  肯定了壮军营,陈振面子上好看许多。

  “是啊,你看咱们红旗军的“二黄”,多好用啊!”贺忠诚帮腔。

  话说黄大兴和黄花探两个,的确很好用。在北圻边境上不可能平静的,每次只要法军玩花招,黄大兴和黄花探就会出山找事儿!

  这次红旗军全军主力北上,黄大兴和黄花探又该出动了!

  “那个领头的朴什么来着?”

  “朴正熙。。”

  “多观察一下,看有没有人才,再立一个首领,让他们互相牵制。”

  孟关带领的综合分队现在已经有一百多人,大部分是部队里的老弱病残,而且枪支也不够,打仗肯定是不行的,救助伤员,抬抬担架,烧水做饭,做点辅助性的工作还是问题不大。

  出国打仗和本土不同,指挥官其中一项重任就是:不能把这些老弱病残扔到异国他乡。宣抚官们把这一指导思想一一告知了官兵之后,全军的士气明显有所提升。

  军官们做出了承诺,士兵们好像有了主心骨,部队凝聚力也有所增强。

  这边战斗结束,由于日军没有封锁道路,很快的左宝贵就接到了祝之三的战报。

  平壤清军全军开始进一步的提高警惕。

  当晚,清军统帅叶志超召开会议,指导思想反正还是防守,防守。自从曾国藩以“结硬寨打呆仗”剿灭了太平军,湘军淮军都学会了这一招,整个清军布防非常明显的“消极防御”,抱团取暖。了无新意。

  虽然祝之三这边只是小小的一仗,但左宝贵戎马半生,战斗意识深入骨髓,他更深刻的意识到了平壤北面的重要性,尤其是坎北山的重要性。只凭经验,就能判断:日军一出手就选择的攻击目标,肯定是重点啊!

  因此,左宝贵提出要求:增兵。

  清军在平壤的五个巨头。

  叶志超只有三千多人马,但他身为直隶提督,地位最高,现在是主帅,其部算是中军,不可轻动。

  盛军卫汝贵,兵力最强,六千兵力。是全火枪部队,乃是李鸿章手下的淮军精锐。而且,这支部队,可以说是大清最强的一支部队!

  盛军得名自已故的淮军大将周盛传,乃是李鸿章的亲兵部队。李鸿章如果搞什么阅兵,卫汝贵部乃是首选。这一部淮军,驻扎地乃是天津小站,军事训练抓的相当严格,每个月有两次“打响”(射击训练),一次军事演习!算是北洋陆军的面子所在!在李鸿章的眼皮底下,这支部队虽然弊病不少,但是不缺粮饷,各营满员!武器一流!

  因此卫汝贵部毫无疑问是清军主力。主力,自然是不能轻动,要投向主战场的。此时,日军到底是主攻东南,还是主攻西北,还不确定,因此卫汝贵的部队也不能轻动。

  而且,卫汝贵现在正糟心另一件事情。前两天,其部下盛星怀主动出击,打仗的手艺不行,丢了性命。这个盛星怀乃是李鸿章北洋系统钱袋子盛宣怀的弟弟!本来是来朝鲜战场镀金的,结果小命没了。卫汝贵虽然是李鸿章麾下亲信大将,但是论远近,哪里比得上钱袋子盛宣怀啊!他正糟心,担心盛宣怀给他在中堂大人那里种萝卜!

  以上两支都不能轻动,理由充分,说白了就是保存实力!要明白,无论是卫汝贵还是叶志超(聂士成回天津芦台整军,他的部队现在归叶志超)麾下都是大清朝,或者北洋最精锐的部队,装备比起日军来说都要强上那么几分的。

  次一等的部队,也就是马玉昆的部队和左宝贵的部队,肯定是要顶在前面的。

  马玉昆部,守平壤西南。协防部队乃是奉军另一部,带兵的丰升阿是满清正白旗人,兵力两千。

  左宝贵,守平壤西北。有江自康的仁字虎勇正副两营一千兵力协助。

  话说,平壤参战清军,除了丰升阿的部队不算精锐(装备其实也不很差),其他的部队在清军中都算是精锐。

  虽然“淮军(湘军)半天下”,大清朝一多半的提督,总兵出自淮军和湘军。但是李鸿章北洋精锐其实不多,野战精锐更少,只有盛军卫汝贵部(原本十六营七八千兵力,战争中扩充至十八营),以及铭军(刘铭传的部队)等部队合计大约一万七千兵力。加上守口守炮台的,合计约三万。此为第一等的精锐部队。

  类似马玉昆(是四川提督宋庆的麾下),守辽东半岛的。左宝贵,守奉天的。聂士成守天津芦台的,以及守山东威海的巩绥军,叶志超的直隶练军,江自康的仁字虎勇是守天津北塘的,都是第二等的精锐。类似这些二等精锐,大清朝总计也不过三万。

  无论是最顶级的精锐还是二等的精锐,平壤这里(包括路上),堆积了一半儿!

  大清朝的可战之兵,其实只有这麽六万兵力!

  总之,全精锐在此,大清朝的老本在此,李鸿章的老本在此,叶志超何德何能指挥这支军队!

  前些日子,叶志超甚至要求李鸿章把他的儿子李经方派来指挥这支大军,实在是亚历山大!故此一味求稳,指挥非常保守!

  叶志超身为主帅,在搞不清哪个方向是日军主力的情况下,也不舍得调自家的兵。气的左宝贵当场中风,半身瘫痪。

  缓了好久,五十八岁的左宝贵才慢慢的恢复正常。看在“中风”的面子上,叶志超终于松口,给了左宝贵一个营。

  仅仅一个营!而且还是残破不堪的一个营,也就是城欢之战聂士成部打残的一个营。其中一哨人马就是常有才徐田德的四十多人。一个营,合计兵力,两百!

  常有才徐田德在平壤虽然不受待见,却也不缺吃的。不过发展不理想,比贺忠诚那边六百兵力可是差距大了。而且,常有才等人根本不知道贺忠诚和祝之三在平壤。

  如果左宝贵把这个营加强给了祝之三,常有才就能和红旗军其他分队会师。

  但是!

  左宝贵没有把这个淮军营加强给红旗军。

  左宝贵不是不明白坎北山的重要性,而是以祝之三的资历根本就不可能指挥淮军的一营!该营营官儿乃是记名总兵级的高级将领!

  别看这个营,打残了,仍然是淮军精锐的部队,也是李鸿章的嫡系部队。

  让淮军这个营官儿指挥祝之三?

  左宝贵可没那么糊涂。

  现在他对小老乡祝之三的军事水平已经非常肯定!

  所以,左宝贵只能把这个营留在了平壤外城北门,也就是玄武门,负责防守。自己则是组织了包括亲兵在内最精锐的五百兵力,准备随时支援祝之三的坎北山阵地!

  话说,朝鲜的城门,可不像中国的城门,非常小气。只是一道不高的城墙,连垛口都没有,更没有什么城门楼子。城墙上开了个“小门”,名曰玄武门。这个玄武门,如果是骑上高头大马,骑士的脑袋都能碰住城门洞的顶。要是李世民知道,估计得气死!

  常有才一哨几十号人,在淮军中算是学院派异类,几乎没有悬念,当天傍晚就被营官部署在了最危险也是最辛苦(无处躲雨)的城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