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其他小说 > 我堂堂汉人竟成大元皇帝 > 第十二章 科举新势力

  广寒殿。

  长桌之上,摆放着韩儒林主编的《元朝史》,余来明主编的《元代科举与文明》以及《剑桥中国辽夏金元史》等书籍。

  刘渊仔细翻阅,目光闪烁。

  史书中记载或许与真实有出入,但是一些基本消息不会出错。

  比如刘伯温即将高中进士一事。

  明史以及相关的传记也能确认这一事。

  当今朝堂之中,各个要职皆被燕贴木儿、伯颜、太后等人所掌管,蒙古人、色目人充斥其中。

  魏晋是九品中正制。

  元朝则是讲究“跟脚”一事,也就是出身部落,籍贯。

  成吉思汗子孙后裔、和其兄弟后裔是最尊贵的跟脚,剩下的就是五投下部落,以及木黎华、赤老温、博尔忽等后裔。

  而后就是征服的突厥、色目等部落群体。

  科举进士则是一个新的势力群体。

  刘渊敏锐地从多本传记、诗词中发现了这一情况。

  今年这一届科举中。

  唐兀人余阙也高中进士,是右榜第二名。

  他与刘伯温关系很好。

  公元1358年,陈友谅攻破安庆,作为当时守城官员,余阙自杀。

  刘伯温专门写了一首词《沁园春》追悼!

  “生天地间,人孰不死,死节为难。羡英伟奇才,世居淮甸,少年登第,拜命金銮......想孤城血战,人皆效死,阖门抗节,谁不辛酸。......如公者,黄金难铸,白璧谁完。”

  大元科举考试强行规定为四书:《大学》《中庸》《论语》《孟子》。

  虽然设置了左右榜单。

  右榜单为蒙古、色目等人所立,考试内容简单。

  但是,考试必须学习儒家文化。

  以至于,许多蒙古、色目跟脚的人,他们开始学习汉文化,并渐渐热爱,以汉人的角度思考问题,在他们所作的一些诗词中更是出现了“胡人”“蛮人”字眼。

  这一部分群体,在朝堂之中,互相交往甚广。

  不少人,后来本人乃至子孙成了明朝的官。

  作为即将成为皇帝的刘渊,与这一部分群体是天生的“队友”。

  毕竟,那些手握权力的重臣,威胁着皇权,心底对皇权的敬畏不足,认为自己之所以能当大官,大部分原因是和家世有关,哪怕换一个新皇,对他们还是会重用!

  当前他所面对的情况,与当年隋朝建立之初有相同境遇。

  而唯有科举可打破这一局面。

  元顺帝也曾努力过,在位之时多次科举,终元一朝,共十六次科举,元顺帝在位时期,则举行过十次。

  可惜,一直到彻底掌权,灭掉第二个权臣伯颜后才进行了在位时的第二次科举,那时,天下将乱,无力回天。

  权力需要制衡。

  这些积极汉化的蒙古人、色目人及广大的大元读书人,是刘渊当权后,可以积极依靠的重要力量。

  史书记载,燕贴木儿半年后去世,九月份才进行这一届的殿试,而那时候伯颜渐渐掌权,他立马了废除科举,压制这批中举人,许多人都沉寂了许久。

  甚至一些人到了南方,投靠了各地割据势力,为大元的灭亡做出了贡献。

  刘渊想趁着当今朝堂之上,权利略微制衡,燕贴木儿活着的时候,快递安排这批新科进士。

  毕竟,燕贴木儿不积极支持汉化,但也不反对汉化。

  这时,外面传来脚步声。

  刘渊眼疾手快将手中的书籍收进书库。

  “咚咚咚!”

  “嗣皇,阿鲁请求觐见!”

  “进。”刘渊正襟危坐。

  一位高大的侍卫进入,恭敬行礼。

  此人名叫阿鲁,是刘渊父亲元明宗的亲臣,后来成了他弟弟元宁宗的怯薛歹人,如今,他投靠了刘渊。

  “何事?”

  “禀嗣皇,午时时分,小王爷燕贴古思将汉人教习打成重伤,并且再次吃了您刚祭拜完的贡品。”

  刘渊皱皱眉头,道:“你确定他亲口吃下了贡品?”

  “确定!”阿鲁坚定道。

  刘渊眉毛舒展,淡淡道:“吃就吃吧,贡品而已。”

  他的眼神下意识瞧向桌下抽屉,里面有一个近几日刚炼制好的“药”瓶。

  “打伤汉人教习是何原因?”

  阿鲁道:“昨日偷吃贡品之后,太后吩咐今日的汉人教习传授世祖制定的一些礼仪规矩,想让小王爷长点知识,小王爷不听,派身边的侍读将汉人教习打成重伤。”

  “幸好浚宁王及时赶到,否则,真可能打死!”

  刘渊微微点头,道:“行,我知道了。”

  他起身,亲自倒了一杯茶水,而后端至阿鲁跟前,亲切道:“你也忙碌许久,喝杯水暖暖嗓子。”

  “以后,还有许多事情依靠你啊!”

  阿鲁喝了一口茶水,一脸兴奋,他跪下大声道:“阿鲁誓死守护大汗!”

  ......

  隆福宫。

  “太后,小王爷还小,难免有些性子顽劣,而且,那汉人教习婆婆妈妈,像个念经的道士,别说小王爷了,就算我也听不下去。”伯颜道。

  元太后深吸一口气,压下了愤怒。

  “浚宁王,左、右阿速卫可至大都?”

  “到了,臣已将其安排进了宫城,扈卫太后安全。”

  元太后站起身,走近跟前。

  “浚宁王,文宗在位时对你信任十足,本宫也是如此,如今,本宫就一个愿望,那就是燕贴古思能成为下一任皇帝!”

  “几位得道高僧也说,下一任皇帝会安全无虞,本宫的孩子到那时也不会有意外事故。”

  “可如今,燕贴木儿要将其女儿立为正宫皇后......”

  “你说,该如何面对?”

  伯颜沉声道:“燕贴木儿跋扈,纳泰定帝后及其两个妃子,他迎接新皇之时耽误五天,态度蛮横,臣相信新皇并不会忘记。”

  “太后麾下有一万多军马,臣亦掌控着侍正府人马,以及多个卫队,若再加上新皇大义名分,燕贴木儿也不敢太过放肆。”

  元太后微微点头。

  她盼望着新皇真不知道当年之情。

  可惜,这些事情也不好向伯颜吐露。

  “此次引侍卫亲军进大都,一是震慑各诸王,避免朝中再次发生事故,他们不敢肆意造次。”

  “另一方面,也是向新皇展示你我的力量,同时,也是警示燕贴木儿,如此多的蒙古诸王在外盯着中央一举一动,他可不要太过无礼,就拿他和泰定帝后的事情,已经引起诸王非议。”

  “隆福宫卫队也已到大都,我已派人通知他们,暂时由你代管,随机应变!”

  “臣,定不负太后厚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