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其他小说 > 四合院之惬意人生 > 第三十二章 实践方得真知

  60年代初期的中国工业最急缺的到底是什么?

  是技术!是配方!是机器!

  其实这些都不是最急缺的,最急缺的其实是缺少工业标准的问题。

  这是李想跟着教授们后面开小灶,总结出来的答案。

  别说生产标准没有头绪,甚至质量标准和安全标准目前都还是各自其说。

  先说生产标准,现在所有工厂里面用的机器那叫一个五花八门,有的时候一个车间你都找不到重样的机器。

  它们分属于不同的国家,那里面的参数肯定就是按照生产国家的标准制定。

  你用着别国的参数标准,生产着自需尺寸的零配件,用的材料的也不符合使用标准,只求大小相适就行,不说这生产出来的零配件它品质几何。

  就说这机器长期差异参的工作着,它肯定坏的比正常使用的快,一旦坏了,工厂没有修理的技术和相应的零件更换,就得求人生产国来帮你,这个花费有时候不比买新机器少多少。

  再来说这质量标准,现在就连同一个厂家同一批次的产品,质量都有上中下之分,也没有质检这一说法,所以导致老百姓们经常能买到瑕疵品。

  比如开水瓶第一次使用就爆胆呀。

  胶鞋第一次雨天穿就脱胶,导致鞋底分离呀。

  茶缸的盖子焊死在缸身上,死都拔不开呀。

  有的钢笔不出墨,有的钢笔出的墨都能把纸给糊透了。

  此类的事件屡屡发生,劣品率之高,放在现世这些工厂估计早就被罚倒闭了。

  可现实却是这些工厂如今过的很滋润,因为上面主抓的是产量,而不是质量。

  李想觉得,哪怕其他不论,但就一个安全标准提前几年提出来,每年的工伤折损率估计都要少一半。

  要是真的有功德一说,单靠这個,配享太庙也是可以想想的。

  可惜他现在人微言轻,这么大的工程量需要靠大量的时间和人力去一一做梳理。

  靠他一人也不知道哪年能搞出来。

  单就学校的书本资料就已经够乱了,更别提实践中还有大把书里不曾出现过的问题。

  他倒也不是没和教授或者要好的同学旁敲侧击的谈过,但是现在的人好像对这类信息都不太敏感。

  对于他们来说工厂每年都有伤亡指标,那出现工伤事件就说明是在预测之内的,否则上面为什么要同意这种指标。

  李想不愿说这是一种迂腐的想法,但是确实很盲目,一种盲目的自信。

  他还只是一个大一的学生,在别人看来掌握的知识有限,所以说的话可能被人听过就算。

  他只能静待时机,找全资料做好实践,用最终的数据来说话。

  。。。。。。

  这天补完小灶,李想收拾着课本,向郝教授问道:

  “老师,您有没有工厂那边的关系呀,随便哪家都成。”

  听到他这么问,郝教授的第一反应是李想想让他托关系,往工厂塞人。

  纵然他已经视李想为爱徒,可是要破坏原则的事情,他还是要拒绝的。

  郝教授扶了扶眼镜,反问道:“你问这个做什么?”

  李想向教授解释着:“我想找个单位实习,上次和您提过的那个课题,我还是不想就这么放弃,纸面的资料毕竟有限,我觉得还得多实践才行。”

  “这个阶段就要去实习,是不是早了点?”郝教授面对李想的诉求,有些诧异,要知道他才大一呀,理论知识都还只学了个皮毛呢。

  他连忙解释道:“老师,您误会了,我是想在寒暑假的时候去,平常还是正常上课,不会耽误学习的。”

  然后李想挠挠头,他也觉得这个事情,有点难为人,可他不准备放弃,如果郝教授这边没戏,他就再去多问几个人。

  最差最差的结果,也无非就是原地待命,等到毕业后才能行动呗。

  但是如果有一丝可能,他都不想干等下去。

  他明明知道这是条正确的路,是一条有利于国民的道路。

  而趟出这条道也在他的能力之内,却让他选择视而不见那是不可能的。

  听完李想的解释,郝教授摸着下巴陷入了思考中。

  关系他倒是有,但是以前从未有过如此案例,大一的学生就想做课题,跑实践。

  学校这边想来是不可能会同意的。

  难办呀!

  李想是很聪明,可是在他看来,还称不上是天才,几位老伙计对他的评价也基本相似,是个努力的聪明人。

  李想之前提出的想法虽然很新颖,却仍有不少漏洞,光靠嘴巴讲是说服不了他们的。

  既然这孩子执着的想用实践去跑数据,继而说服他们这些老古董。

  他这个做师长的也不能干看着呀。

  李想忐忑的站在那,看着郝教授又是拧眉,又是撇嘴,只当这件事让老师为难万分,对此已经不抱希望了。

  他的脑子里已经在搜索着下一个人选。

  “我先和其他几位教授商量下,到时一起去和学校试探一番,要是学校能出面最好,说不定还能有课题补贴,如果不行,那就只能走我私人的关系了,那样可能会比较辛苦,可不兴半途而废啊。”

  “哎~”李想没想到峰回路转,一下子没反应过来。

  等他脑子转过来弯,立马开心的应是,像个士兵似的给郝教授敬了一个礼,大声的做着保证:

  “老师,我一定好好干,绝不偷懒给您丢人,实践到的数据保证绝对真实、有效。”

  郝老师被他此番作态逗得哈哈大笑。

  而李想趁着老师高兴,又得寸进尺的加了个要求。

  “您有没有办法,让我在不同的单位轮换呀,这不同的单位,机制不一样,那数据肯定也不一样,多跑几家做对比才能更直观嘛。”

  说着,他拿起郝教授放在书桌上的香烟给点着,恭敬的递了过去。

  李想的年纪和郝教授的孙子差不多大,教授平时都是当他是子孙辈的待着,关系很是融洽,要不怎么称他为爱徒呢。

  郝教授用夹着香烟的手虚点了点他,装作无奈道:

  “你呀你,可真是会得步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