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小说 > 重生之第二帝国 > 第226章 俾斯麦的遗产

  ..自1871年以来,法国对德国实施复仇的阴影,便成为了德**政脑的一道挥之不去的梦魇。这不仅在于威廉一世宣布加冕称帝的凡尔赛镜厅是法兰西绵延百年的神圣宫廷,让整个法国都蒙受“文明贵侯被野蛮鞑靼玷污蹂躏”的奇耻大辱;更在于新生的德意志向战败的法兰西所征收的那过晚清7o年所有赔款本息总和的5o亿法郎(折合14亿两白银)的巨额勒索,以及对盛产铁矿和煤炭的阿尔萨斯和洛林两个省份的领土要求。割地、赔款、自家皇宫被一帮蛮子凌辱肆虐,这对于一个单一民族的文明国度而言,无疑是一段锥心刺骨的血泪屈辱。

  从那一刻起,法国人心中便埋下了一颗复仇的种子。当法国人用4年时间就缴清了螨清7o年都没能还清的赔款,并且依仗着庞大的海外殖民地的输血、像一只浴火重生的不死鸟一般重新挤入了一流强国的行列时,他们便把满含仇恨的目光径直对准了东边的德国。面对这一情形,俾斯麦决定通过编制一张遍及欧洲的反法大联合网,来对复兴的法国实施包围和孤立,以求彻底让法国失去复仇的能力。在他的操控下,德奥俄缔结了三皇同盟,德国在欧洲大6上取得了对法国的暂时性的绝对战略优势。

  然而到了4o年后的今天,情况却生了翻天覆地般的改变。俄国脱离三皇同盟,和法国签署了防御互助的同盟协约,英国也放下了延续绵久的“光荣孤立”政策,投身到了轰轰烈烈的反德大联合当中。德国东西北三面受敌,国家安全形势空前恶化。而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除了英德之间的对抗是随着德国国家实力的增长而无法调和的矛盾之外,俾斯麦所起到的作用也绝对是功不可没。

  值得讽刺的是,俾斯麦为德意志帝国建立和统一的过程做出了难以估量的贡献,以至于威廉一世在庆功宴会上盛赞他“多年来如此卓越的掌管我的政策”。然而那场导致德意志帝国崩溃的战争,却也是在他的操控下埋下了祸根。

  1878年,解决俄土战争争端的列强会议在柏林召开,俾斯麦表面中立,私下里却极度偏向英奥而反对俄国。在英德的支持下,奥匈的腰板空前挺硬,让战胜的俄国被迫吐出了大量已经吃到嘴中的利益。对于英国这个老对头。俄国人早就是恨得不能在恨,对他们采取的恶毒手段已经见怪不怪,反倒是对暗中支持英奥的德国怀恨在心。俾斯麦苦心编制的旨在孤立法国的三皇同盟面临着随时破裂的危险。面对这一情况,俾斯麦想出了一个“巧妙”的主意,意图通过与奥匈帝国结盟所产生的压力,来迫使俄国重新返回三皇同盟的框架之内。

  但这一次。号称能“在空中玩转5个地球”的老相却失算了。由于国策使然的关系,使得德奥同盟一经建立便很难再被废除;而奥匈在“巴尔干国家的那些混账事”上又和俄国在宗教、民族、领土等各领域有着无法调和的矛盾,这便注定了联奥的德国将必然会同传统盟友俄国成为敌手。在柏林会议签署的那段时期,法国还未从普法战争中的大失血中恢复过来,俄国的确如俾斯麦所料的那样迫于压力而重新加入了三皇同盟;而当法兰西不死鸟恢复了元气,朝德国怒目相视,并开始满世界寻找对抗德国的盟友的时候。对德国在柏林会议上下绊子的行径怀恨在心、和同奥匈帝国在巴尔干问题上有着尖锐对立的俄国顿时就摆脱了德奥联盟对他们造成的压力阴影,并为了自己的利益而和法国人走到了一起。

  尽管在此之后,俾斯麦又通过一个堪称绕口令的方式和俄国签署了《再保险协定》,但这只是解决了德国在德法单方面爆战争之下的东线安全,对于由俄奥矛盾所连锁引的德俄关系这一至关重要的因素只字未提。而那场导致2ooo万人死亡、德意志帝国为之崩溃的世纪浩劫,正是由奥匈对俄国的保护国塞尔维亚宣战所引的!俾斯麦所一意孤行的“德奥联盟”(威廉一世曾竭力反对这个计划未果),无疑是他在光辉一生的外交史上所抹不去的污点。

  不过,虽然作为穿越者的清英很清楚这一点。但他却已经无力改变这位已然物故的老相所留下来的遗产。目前在整个欧洲,德国所真正能够仰仗的唯一伙伴,就只有自1879年来便结成防御同盟、如今早已和德国是攻防一体的奥匈帝国了。在这种情况下,清英也只能选择正视这个盟国,并尽其所能的让她的实力得到越历史的加强。

  ————————————————————

  在1867年之前,欧洲大6上的列强之一是奥地利帝国,还没有存在这个施行二元君主制的另类国度。但随着奥地利在意大利独立战争和普奥战争中的两场重大失利。使得其境内的匈牙利和其他少数民族势力对维也纳的统治异常不满;而民族主义思想的不断加强,终于在1866年普奥战争失败后造成了奥地利帝国国内的空前叛乱和骚动。为了防止占帝国面积达三分之一以上的匈牙利从帝国当中独立出去,维也纳被迫与之举行谈判,将匈牙利贵族也加纳到统治阶层中来。遂建立起了这个欧洲大6上独一无二的双元君主国。

  从表面上看,这个国家无疑是个庞然大物:在吞并波斯尼亚以后,奥匈的国土面积在欧洲列强中位列第二,仅次于俄国。它拥有雄厚坚实的52oo万人口,其动员之后的军队总人数将毫无疑问的过英法;它的机械制造和军火工业的规模也是极有建树,凌驾于俄国甚至是法国之上,仅次于美国、德意志帝国和大英帝国之后排名世界第四,重炮部队质量更是世界第一。而得益于它庞大的国土面积,其在资源储量上也是仅次于俄国之后的欧洲龙头。凭借着这些条件,奥匈挟第二次工业革命之风挤入了欧洲五大强国之列,在世界也算得上是一号人物。

  在奥匈帝国成立至今的近4o年时间里,整个国家的经济水平和工业实力不断展,老奥皇约瑟夫弗朗茨一世无疑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他虽然天赋不高,但其通过对文件严谨细致的精心研究、非凡的记忆力,以及知人善任的敏锐性弥补了他的这些缺陷,使得这个光主要民族就有12个的大杂烩国度能在民族主义思想波云诡谲、动荡绵延中欧大地上数十年如一日的保持稳定向上的勃勃活力,迈向富裕与繁荣。哈布斯堡王朝开明**之下所创造的和平繁荣,无异于是在那个因宗教信仰、民族对立而大打出手的混乱的东南欧区域提供了一个能够和平共存的极好模板。老皇帝的法定继任者斐迪南大公也是一位思想高度进步的民主政治家,更是一位坚定的和平主义者,然而随着极端恐怖分子的一声枪响,这个中欧大地上的民族融合体便在4年之后轰然垮塌。

  尽管奥匈帝国看似重工强大、兵力众多,足以在战争中可堪大用;但它有一个最大的问题,那就是它国内的民族数量实在是太多了!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居住在奥匈帝国境内的民族数量竟有数百个之多:除了“奥匈”联合的日耳曼人和匈牙利人之外,还有捷克人、波兰人、乌克兰人、罗马尼亚人、克罗地亚人……等等这些零零散散的组成部分,它们的数量加和占到了帝国总人口的56%之多。进入2o世纪,战争的模式已经从中世纪的皇家雇佣军演变成了需要动员大批国民参战;而这些来自不同民族、并操着风格迥然语言的人们被征召入伍之后,乐子就瞬间大了。

  和平时期的维也纳街头,如果你不会4种以上的奥匈民族语言根本无法向路人问路;而在战时的军队当中,基层军官们面对的也是同样尴尬的局面。展到最后,以至于连排长都无法让他搜罗而来的这些乱七八糟的部下听懂他所下达的命令;整个基层作战指挥陷于瘫痪,根本无法正常运转,更遑论作战了。至于让军官去学习语言完全就是天方夜谭,后世被英语所苦痛折磨十数年、仍旧学无所成的无数天朝民众便是最好的例子,更何况在奥匈你学习的语言至少得有4种!对于这些已经成年、学习记忆力较少年时期大幅衰退、且大量时间都需要用于军旅生涯的军官们来说,学习语言简直比杀了他们还要难受。据说在整个帝国当中,能够熟练运用这过2o种主要语言的只有老皇帝弗朗茨一人,这真无愧于他作为帝国统一和民族团结的象征!

  ps:(以下不算字数)————————

  今天单位聚餐,更新得晚了些,还望大家见谅......

  感谢书友他不懂、寂寞漫步者、天河人梦的月票支持,以及引信书虫送出的生日红包~~新的一年即将来临,作者祝愿大家一帆风顺,心想事成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