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小说 > 隆万盛世 > 1173大同

  “大帅,魏阁老派人送信来了。”

  马芳论起年龄才五十多岁,这在后市看其实还不算老迈,但别忘记,只是在大明朝,男子平均年龄不到五十岁的年代。

  而且,马芳长期在北地生活,早年间的奴隶生活和中后期又常年征战,身体素质本来就不算好,还有一些暗伤存在。

  常年在边镇的风餐露宿,让此时的马芳看上去和后世七十岁小老头似的,不仅皮肤苍老,还显得皱巴巴的。

  不过,在这样的一副躯体下,双目依旧有神。

  在听到京城来信以后,马芳瞬间来了精神,从帅椅上站起,直接走下来接过亲兵递送来的书信,随口问道:“人安排在哪儿?”

  “已经派人送到总兵府休息去了。”

  那亲兵马上答道。

  “嗯。”

  马芳在大同自有总兵府,不过他平时最爱呆的地方还是军营,他喜欢每天早上看着手下兵卒出操训练。

  是的,凡是能打仗的将领,一直都对士卒的操练十分重视。

  而要让士卒肯操练,愿意操练,那最基本的粮饷就得给足。

  那些常败将军们,之所以会去的连番败绩,说白了就是贪婪,不肯多给军卒粮饷。

  没粮饷,自然训练就十分稀疏,若是训练狠了,又不给粮饷,可不就是逼着人闹事儿,制造兵变吗?

  当然,现在社会秩序还在,明末的军头才是更狠的,粮饷没有不说,还直接让手下出去抢掠钱粮,一部分自己得,一部份上交,完全把军队当成无本买卖来做。

  所以,实际上明末那些稍微有些名气的,能打的将领,其实也就是比别的同僚稍微有点良心,肯给士卒发点钱粮,就可以成为一代名将。

  毕竟,仗是靠士兵打出来的,已经不是武将单挑掠阵的年代了。

  在民间的评书、演义小说之中,古代战场上最流行的打法不是千军万马一拥而上,而是两军将领中马决战,以此来决定战争胜负,这种打法被称之为“斗将”。

  如果是读过《三国演义》的人,对于打仗前“斗将”这一现象绝对印象深刻。

  因为每逢两军交战之际,总会有一名身披金盔银甲的将军,纵马出征与敌军将领交手,打上数十个来回,将士们则岿然不动,站在一边观看将领单挑。

  在他们的口中或者笔下,斗将获胜的一方,一般都因为主将的单挑获胜而士气大振,从而在战场上获得碾压的优势击败对收。

  也因为那些精彩的故事,常给人一种感觉,那就是两军对垒前必然叫阵,之后一定会上演斗将的戏码,然后才是两军混战。

  只能说《三国演义》害人不浅,特别是这书流传出国以后。

  曾经有个笑话,说的是明朝万历年间,日本丰臣秀吉侵略朝鲜,遇上了明朝李如松的辽东铁骑,那时候日军中有个将领,读三国演义发了疯,非常崇拜三国中单挑的武将们,跳出来大喊:“谁和我‘一骑打’”,明军以为他神经病,一顿火枪把他打成了筛子。

  两军交战之际,士兵排好阵型,双方的将领,乘白马或红马,持长枪或大刀,着银盔或金甲,纵马出列,奔至最危险的第一线,高声喝道:“尔等鼠辈,谁敢出阵与吾交锋”

  这时,对方的阵营里,既不用乱箭射他,也不用群起殴他,竟然也是一样,闪出一员骁将,奔至最危险的第一线,高声喝道:“汝是何人速速报上名来,吾枪下不死无名之辈!”

  接着,就是两个人的单挑,不一合,或三五合,或数十合,一方将领被挑下马来。

  而士兵们也不做任何反扑,就立即拱手认输,于是,战争结束。

  充满了个人英雄主义的浪漫精神,确实非常满足读者和听众的喜好,很有代入感。

  给人的感觉就是,好像只要主将战胜,则全军皆胜,只要主将一输,则全军皆输。

  整个战争的胜负,竟完全取决于两个主将的武艺高低,士兵们仅仅只起摆设作用,并没有任何实际价值。

  当然,也不是否认历史上存在过的斗将,正史上所记载的单挑,往往都算不上真正意义上的“战争”,最多也就是主将之间的“决斗”而已,但是自唐宋以后就几乎很少再有了。

  其实能够代表中国古代军事战争最高水平时期的秦汉时期,在这几个阶段的正史之中,“打仗斗将”事例与其他战争时期相比又要少的多。

  这是因为秦汉时期所发生的大规模战争更多,比如秦灭六国、汉击匈奴这样的大战,可不是在一朝一夕之间完成的。

  想要在这样艰苦卓绝的战役中取得胜利,集团性的作战方式,以及将军的战略战术,才是作战制胜的重要因素。

  这才是战争规律,毕竟将军可是军中之宝,是战争的指挥首脑。

  古人常云“主将一失,三军尽墨”,所以古代的将军也不会愚蠢到去以身犯险。

  至于说三国时期,虽然小说写得好,但真实历史上三国时期的斗将也不多。

  比如吕布单挑郭泗,孙策单挑太史慈,都是于史有据的。

  至于其他朝代,比较有名的如五代的铁枪大将王彦章,那是单挑成瘾的人物。

  主将被擒全军溃败也是有的,比如唐代虎牢关之战,窦建德轻骑出阵负伤被擒,十五万大军顿时崩溃。

  他在河北经营多年,轻徭薄赋,被认为是可以和李渊,王世充争天下者,结果一战就覆灭了。

  窦建德倒不是出来斗将,他只是打算和李世民辩论,结果被李唐轻骑突进围住活捉。

  其实仗到了宋朝的时候,战略和战术的指挥能力已经得到武将高度重视。

  战略,自然是朝廷的调兵遣将上,战术则是对垒军阵的布置,不同的军阵有不同的打法。

  只不过宋朝使用非常僵硬,甚至出现朝廷选择战术,安排军阵布置的打法,结果就是因为不灵活,被对方针对,所以常常吃到败仗。

  但是,即便如此,宋朝的大臣们还是乐此不疲,喜欢运筹帷幄决胜千里。

  马芳不玩虚的,或许他单挑其实未必有多强,所以更在乎士卒的训练。

  其实,同时代的武将里,或许也只有俞大猷年轻的时候有这个能力,可以出来单挑,不惧敌将,但俞大猷一生经历也从未在阵前这么干过。

  好吧,俞大猷据说最成功的一次斗将,应该就是跑去挑战少林寺。

  像戚继光、李成梁这些,单挑功夫显然都是不及格的,所以他们都是练兵的好手。

  这边,马芳已经看过魏广德的书信,眉头登时就舒展开来。

  其实,马芳这些天也是愁眉不展,因为总督霍翼霍大人被那帮平阳商人说服了,上奏朝廷在大同开马市。

  好吧,贡市已经不能满足商人们的胃口,所以他们还想得到更多。

  可是,年少时长期生活在蒙古,他当然知道有山西商人走私,偷偷带着违禁品进入草原和蒙古人进行违法交易。

  他从宣府总兵再到大同总兵,其中未尝没有加强边防,阻止商人们走私的意思在其中。

  现在商人们走私的途径被他堵住了,可人家暗度陈仓,直接走上层路线,想要增加马市。

  只能说,商人们的胃口是永远喂不饱的,在获得一点点后,还想要得到更多。

  马克思曾说,当利润达到10%时,便有人蠢蠢欲动;当利润达到50%的时候,有人敢于铤而走险;当利润达到100%时,他们敢于践踏人间一切法律;而当利润达到300%时,甚至连上绞刑架都毫不畏惧。

  在明朝中后期其实就充分体现出来,晋商为了获得超额利益,不惜以身犯险,哪怕触及灭族的大罪也要往下做。

  如果说前些天马芳还在担心马市一事,现在看到魏广德的书信后,他愁云尽散。

  开发马市,或让本来已经消停下来的晋商重新活跃起来,说不好又会渗透边镇,悄悄往外面走私。

  要知道,走私可不是单向行动,那得在外面有人接应才行。

  山西商人越境走私,蒙古那边得有人帮着照应,否则进入草原,说不好就被那个部落给抢了。

  现在好了,有了京城的支持,他自然知道该怎么做。

  若是以前,做起来还有些束手束脚,毕竟霍翼是他的直属上级,所谓官大一级压死人,虽然他的品级比总督高,可人家实权就是管他的。

  对于阻挠交易地点选址这个事儿,马芳自然有办法。

  不是说要选交易镇堡吗?

  简单,马芳直接选出一二十个可以作为交易镇堡的场地,然后每处或多或少都有缺陷,真正适合作为交易地点的,也就是交通方便,周围防守还严密的地方,那是一个没有推荐。

  等到时候商议选址的时候,自然有人出来指出这些不足,然后他就可以提议现场看看,了解实际情况。

  拖延时间,办法真的不要太多。

  要知道,明朝官员还有个很大的缺点,那就是不愿意主动承担责任,喜欢尽可能推卸责任。

  当然,功劳是不会往外推的。

  只要关键时刻指出那些不足,如果霍翼要强行推动此事,他不仅可以上奏,还可以用出事以后让他负全责。

  这样的说辞之下,也就没人再敢肆意妄为了。

  至于这么做的目的,信中没说,马芳自然也不知道,甚至都不打算回信告诉他的打算。

  魏广德并没有把京城的情况详细向马芳提及,但他知道马芳在看到书信后看到就会这么做。

  当然,或许新上来的户部尚书还是会支持在大同开马市,但毕竟新官上任,总有个缓冲期存在,不会马上就火急火燎的推动此项政令发布。

  魏广德这么做,也是要好好梳理下大同开关的利与弊。

  说实话,如果最终发现大同开关或许利大于弊的情况下,魏广德或许也会支持此事,即便可能因此导致晋商大规模走私违禁品的行动也在所不惜。

  还是那话,做到大明内阁,不能因为怕就否则一些政令,得辩证看待。

  比如打击晋商走私,可以通过加强关防和锦衣卫、按察使司严查的方式予以杜绝。

  而不能因为担心他们走私,就置西北民生于不顾,一棒子打死。

  实际上,魏广德挺认同后世某人提出来的一个观点,那就是游牧民族南下的本质是为了生存而不是掠夺。

  掠夺人口和物资,只是为了保护匈奴人在北地恶劣自然环境下的生存需要。

  秦始皇的功绩不止是书同文,车同轨,量同衡,行同伦,扫灭六国,结束了华夏大地上持续了几百年的乱世,开启了中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发展的历程,更是北击匈奴,划定耕牧分割线。

  这个耕牧分界地带,大概就是从河北北部的燕山到阴山,再转向南到甘肃省的临洮,大致与400毫米等降水量线吻合。

  春秋战国时期,在中原地区,既有农耕文明,也有游牧文明,而且双方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但是,随着中原农耕势力的逐渐壮大,游牧势力被迫向远方迁徙,中原逐渐成了纯农耕世界。

  但农耕的生产方式,受降雨量等因素的影响,不可能无限扩张。

  所以,这就形成了一个耕牧分界地带,过了这个地带,就无法进行农耕,而只能游牧。

  这个中间地带,就是农耕和游牧两方势力的必争之地。

  对游牧民族来说,他们最大的优势,就是拥有大量的优质战马,常常依赖着精兵良马南下掠夺生存资源,而这个分界地带就是他们进入中原的必经之路。

  等北地出现自然灾害,北方民众无法通过游牧获得生存必需的资源,就只能把视线投向南方,从农耕地区获得生存资源。

  所以,在这条分界线上,两族爆发了持久的战争,汉军在拼命守护这条长城,而北方游牧民族则死命攻打,期望南下获得生存物资。

  至于游牧民族有没有一统中国的想法,或许有,但毕竟他们是游牧民族,所以对南方农耕地带其实兴趣并不大。

  比如元朝,虽然消灭了南宋,统一了中国,但是其统治根基依旧是在北方。

  而且随着热兵器时代的到来,北方游牧民族的优势其实也在大幅下降,魏广德自然也不怎么担心。

  好吧,就好像后世网上所说,明清之交本质上在比烂,看谁更烂。

  最后结果自然是大明烂到根子上,所以被灭了。

  魏广德更相信,做好自己,谁也灭不了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