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小说 > 隆万盛世 > 577葡萄牙?

  听到张居正问起严家家底,魏广德狐疑道:“成守节发回奏报了?”

  “正式奏报还在整理中,毕竟严家资产太多且杂,所在位置又不止一地,而是在江西和苏州附近分布。”

  张居正只是淡淡开口说道。

  魏广德心里一惊,不明白张居正告诉自己这些是什么意思?

  难道只是因为严家家产过于巨大,想要震慑自己,还是张居正知道自己和成守节之间的隐秘?

  魏广德搞不清楚状况,自然选择装傻充愣。

  “既然还未得出结果,叔大兄说出此话是何意?”

  “虽未出结果,可大概数字已经出来了。”

  张居正抚须笑道。

  魏广德大概明白了,估计是朝廷派到成守节身边的人,已经把现在查实的资产悄悄报送回了京城,张居正八成是从徐阶那里知道的数字,想在自己面前显摆显摆。

  不过这银子是严家积攒的,没收也是充内库和户部,张居正炫耀个什么劲?

  当然,魏广德话不能这么说,而是凑趣直接问道:“那严家被查抄的资产有多少?”

  “仅是江西一地,从严府就查抄金两万余两,银近二百万两,府邸三十余所,有房屋五千余间,是不是大手笔。”

  张居正惊叹说道:“这还只是江西,听说苏州附近还有豪宅数所,估计收获也是不少。”

  “田地呢?”

  魏广德知道严家有钱,二百万两银子却是让人惊叹,不过还在他能承受的范围内。

  想想后世腐败的晚清政府,打一次仗若赔款少于八位数都不好意思,九位数赔款也不鲜见。

  不过来到这里,魏广德还是有点问题一直没闹明白。

  后世刷新闻,他依稀记得,闯王李自成打井北京城后,光是拷饷就收获数千万两白银,后世晚清政府岁入也是上亿两,可他来到这个时代后发现,家中能拿出几十万两银子的人家屈指可数。

  即便是那些勋贵家族,积累数代,也就是一二百万两银子的家底。

  后世中国那些银子哪儿变出来的?

  二百万两,是个很吓人的数字,可要真说起来,和后世比,那真是小巫见大巫,光和的家产就不知碾压严世番多少倍了。

  而且,自家还在严家倒霉后捞好处,和倒台的时候,估计那些官员也不会少拿。

  奇怪,真是奇怪。

  “田地山塘共二万余亩,家中还有不少奇珍异宝,据说其中一些居然是御用监记录在册之物。”

  张居正又抛给魏广德一个大炸弹。

  “御用监之物?那为何会出现在严家?陛下赏赐的?也不对,那就不会记录在册了。”

  魏广德有些糊涂,不明所以道。

  “这个还真不好说,不过有人猜测,这应该是严世番任尚宝司少卿之时,和宫里尚宝监的太监关系处的好,不知怎么从宫里倒腾出来的。

  你知道,宫里藏有不少古之大家真迹,他严家又是那样的家庭,对此自然趋之若鹜。

  宫里一些大胆的奴仆,可不就想法设法给他换出来,留在宫里的,已经有许多确认为赝品。”

  张居正低声说道。

  “胆大包天,真的是胆大包天。”

  魏广德摇着头轻叹道。

  “对了,叔大兄,你也知道,陛下之前一直催促我们尽快完成《永乐大典》抄录工作,而此前朝廷以财政紧张为由,一直不愿扩充抄录人手。

  这次,既然严家查抄出如此之多钱财,是否可以将其中部分用作扩充抄录士人之用,你我也不必一天到晚催促他们抄录。”

  魏广德想到这次朝廷从严家起获如此多的钱财,是不是拿出一部分来给他们解燃眉之急。

  张居正看了眼魏广德,让他一时觉得有些奇怪。

  “银子虽多,可也得运到京城来才是朝廷的。”

  张居正却说出一段莫名其妙的话来。

  “什么意思?”

  魏广德一时没明白,诧异问道。

  “严家家财太过庞大,别看收拢那么多,可到底最后能送到京城的还能剩多少,不好说。”

  张居正只是淡淡说道。

  “他们如此大胆”

  魏广德听明白了他话里的意思,一时惊讶道。

  他也打严家资产的主意,可也只敢在自己的一亩三分地上想办法,而且还一再坚持不能入严家账册。

  没想到,魏广德是怎么也没想到,就算入了账册的东西,都有人敢打主意。

  “查抄之事多大,涉及太广,随便哪里拖上数年,之后很多都不了了之。

  账还是记在哪里,可东西就不知道什么时候变没了?

  至于京城催问,那就送一点,一点一点往京城运,总能找到借口,特别是那些田产房契,估计陛下也只会让下面尽快把金银运回京城,其他东西就地由官府处置再上缴。

  现在关注此事的人多,所以还会稍微好些,不敢太过放肆,登上几年,大家渐渐淡忘,你看还有几个钱能被送进京城。”

  张居正压低声音吧啦吧啦讲了一堆,听得魏广德心惊肉跳、目瞪口呆。

  “善贷,你就是江西人,又是御史,应该和成守节相熟,不如给家里和成守节那边修书一封。”

  说道这里,魏广德少有的发现张居正眼中竟有了一丝艳羡之意,“给谁不是给,这次江西的官员,可是发大财了。”

  张居正居然是叫自己参与瓜分严家的资财?

  魏广德一时有点难以置信,你张居正可是一代明相,怎么能给人出这种主意呢?

  若不是眨眼之间,魏广德发觉张居正醉醺醺的双眼中似有精光一闪,或许,他就真信了他的话。

  张居正在给自己挖坑?

  魏广德瞬间明悟,这是找不到自己的把柄,刻意给自己制造机会,好让他抓住把柄啊。

  晃着脑袋,魏广德满嘴喷着酒气说道:“君子爱财,取之有道,我魏广德宁愿和商人为伍,赚些微不足道的利润,也不会拿这种昧良心的银子。

  做生意,虽未读书人不耻,可不偷不抢,总好过这般贪污受贿,赚取这不义之财。”

  酒席散了,坐在车里的魏广德还在思索,张居正要自己参与瓜分严家资财是何意?

  难道他也参与其中了?

  徐阶好像很爱钱,后世好像他就看到过一些文章,说徐阶家族成了当地最大地主,还被海瑞整过,这次瓜分盛宴,徐阶肯定是要参与其中的。

  张居正那意思,是想把自己也拖下水,然后大家你好我好?

  抓自己把柄要挟,那是酒席那会儿魏广德的反应,可这会儿一个人在马车里,他就想的更多了。

  这个时候,成守节应该已经封了严家的账本,按图索骥向各地官府发文,核实查抄严家在各地的资产。

  确实,很多人都会因此受益,只是九江府例外。

  严家在九江府的东西,都已经进了魏家的口袋,九江知府只能是望眼欲穿也等不来协查公文了。

  徐阶难道真敢大胆到把严家抄到的银两分了?

  魏广德悚然而惊。

  徐阶貌似比严嵩还要狠啊。

  忽然,一个人的名字出现在魏广德脑海里。

  高拱。

  对,就是高拱。

  经常出入裕王府,魏广德自然清楚,高拱对徐阶很是不满,而高拱为人呢?

  徐阶若是真这么干,高拱不会袖手旁观,说不得以此为借口拿下徐阶。

  所以,张居正想把自己也拉下水,或许还有殷士谵、陈以勤等人,也不会被放过。

  毕竟若真到了那个时候,既得利益者太多,高拱也很难就范。

  魏广德感觉自己想通了,张居正请自己喝酒,还真是醉翁之意不在酒,而是要拉拢自己在将来对抗高拱。

  在裕王那里,高拱的面子太大了,大到让徐阶、张居正都感到害怕。

  甚至,魏广德由此还得出一个结论。

  或许,包括徐阶在内,已经有许多人认识到嘉靖皇帝已经快要不行了,否则他们绝不敢如此造次。

  皇帝身体不行了,就算发现什么,为了平稳的政局过渡,往往也会强忍一时冲动,因为他不知道他的身体能不能够撑到他把这些人全部处置了,然后把一个安稳的江山交给继任者。

  而稍有不慎,就可能引发巨大的动荡。

  不得不说,当初明成祖朱棣迁都北京,确实是一个巨大的错误,让明廷对江南的控制力不断减弱,那可是大明最富庶的地方。

  南京,确实才是大明朝最好的首都。

  居于国朝中央,辐射四面八方,还有便利的长江水道。

  第二日,魏广德在校录馆就有裕王府侍送来消息,今晚裕王府设宴庆贺高拱升任礼部尚书。

  下午散衙后,魏广德和张居正一起前往裕王府。

  可以看到,裕王很高兴,没有如同正常情况下,做为王府主人要等到最后一个登场,而是早早的就到了设宴的厅堂,和陈以勤、魏广德等人相谈盛欢。

  不过,做为宴会的另一个主角高拱,却是让他们一阵好等。

  散衙都快一个时辰了,可高拱依旧没有出现在裕王府里,也不知道是忘记了还是有事耽误,就连裕王也渐渐感到不耐,脸色也有些黑了。

  李芳和殷士谵只得赶紧派人出去找,看高拱到底在哪儿。

  席间,上座肯定是裕王,旁边一张席位空置,自是给高拱准备的。

  陈以勤和殷士谵坐一边,魏广德和张居正在另一边,四人这会儿也有点大眼瞪小眼的意思。

  可以看出来,大家其实都对高拱或多或少有抱怨,只是不便发作。

  不多时,终于有侍小跑着进来通报。

  “殿下,各位大人,高大人一直在礼部有事耽搁了,现在已经赶过来了。”

  在衙门里有事耽误,众人脸色这才好看许多。

  又等了一会儿,高拱终于来到。

  “对不起诸位,部里今日有急事耽误了,让诸位就等,实在是肃卿的罪过。”

  高拱进门就向他们拱手道歉,众人脸色又好上几分。

  倒是裕王欢喜的说道:“国事繁杂,先生也要注意身体才是。”

  正主到场,宴会随即开席。

  李芳在门外,招呼侍把一件件精致的菜品送上,裕王举杯,先是庆贺高拱升迁。

  不多时,几杯酒下肚,众人情绪也逐渐高涨起来,不断向高拱敬酒恭喜。

  “高先生,今日礼部是何事,让你耽误这么长的时间?”

  在裕王的印象里,其实礼部事务只是清贵,哪有什么麻烦的事儿,都是有章可循的。

  不管何事交上来,按部就班处置即可。

  裕王的问话,其实其他人也都很好奇。

  礼部可不像兵部、户部,容易发生各种难以处理的问题,在礼部当差是真的闲,和翰林院差不多。

  当然,科举年除外。

  “嗨,广东布政使司和市舶司奏报,有夷目叫哑喏归氏者,浮海求贡。”

  高拱不慌不忙说道。

  裕王问这话,其实也是帮他。

  毕竟让几人在这里等了他一个多时辰,总得给个说法。

  他不好主动说,显得有些刻意。

  裕王问起,他再答,自然就最好。

  “海外求封贡啊,又不是什么大事儿。”

  张居正闻言奇怪的说道。

  显然,他对高拱话产生了兴趣,以为若单单只是求贡,不该是什么难题才是。

  “此事本不大,可市舶司和布政使司和他们见面后,他们先是自称满刺加国,后复易辞,又自称称蒲丽都家。”

  高拱话音刚落,张居正就插话道:“蒲丽都家?那是哪儿?怎滴从未听过。”

  “别说你没听过,就连礼部那些老人也都说第一次见到这个蒲丽都家,叫来鸿胪寺官员,他们也是一头雾水,只得又去翻阅典籍,看能不能找到。”

  高拱答道。

  这样,屋里几人也就理解了。

  涉及番邦外交,必然不能轻忽慢待。

  “不过.”

  就在这时,高拱忽又说道:“广东镇巡官有下属曾禀报,来人中似有人以前曾在壕镜出现过。”

  “壕镜?”

  魏广德一声惊呼,壕镜不就是后世的澳门,不过在这会儿,官方文书一般用壕镜为名。

  “对,就是壕镜,在广东香山县那边。”

  高拱说道。

  “此事干系非小,可能是有人骗贡。”

  陈以勤开口说道。

  “是啊,我也是这么认为,不过”

  说道这里,高拱看了眼众人才继续说道:“礼部终归还是要查阅典籍,确定南番国中到底有无这个蒲丽都家。”

  听到高拱这么说,众人都是齐齐点头。

  此事关系不小,还真不能武断。

  “那现在可有结果?”

  裕王又问道。

  “翻遍典籍,确无这所谓的蒲丽都家”

  高拱在那儿说,魏广德嘴里却在默念,“蒲丽都家,葡萄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