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小说 > 隆万盛世 > 516肃清残倭

  第517章516肃清残倭

  “去澎湖还是魍港?”

  有倭酋开口问道。

  “澎湖吧,我这几天看天象,风已经起来了,就是小了些,跑澎湖应该可以。”

  倭寇老大拍板定下后,又凶狠的对其他人说道:“今夜就出海,突破明军水师前,我们的目的地不准告诉手下人,嘴巴都严实点。”

  倭寇首领只打算带着部分手下逃跑的消息,俞大猷他们当然是不知道的。

  实际上,在许厝倭巢留守的倭寇也不知道,他们已经被他们的首领抛弃了。

  虽然俞大猷已经严令水师舟船戒备,防止倭寇逃窜,可是明军水师这两年因为无战事,早已经松懈下来,已经不再是他俞大猷曾经指挥过,敢和倭寇在海上交战的水师船队。

  而倭寇要逃窜的目的地-澎湖,自然就是澎湖列岛,只不过现在已经成为倭寇盘踞的巢穴。

  澎湖列岛,在元朝时就设立了澎湖巡检司,和大部分人想象的不同,设立巡检司的目的并不是为了保证这片海域的安宁。

  而按照后世考证的原由是,蒙元世祖远征日本因风失败,迂回台湾,道经澎湖设治澎湖,企图进取台湾,作为征日本之准备。

  澎湖巡检司区划隶属于福建泉州府,主官为澎湖寨巡检。

  澎湖巡检司不但是澎湖群岛的首次行政区划,也是台湾地区的首次官署设置,但台湾本岛并未在内,击败元朝取得政权的明王朝仍依循前例于澎湖设置该官署。

  不过,由于倭寇出没,台澎地处海隅,时常遭遇倭寇袭击,运输辎重的货船也时常遭到抢掠,明政府遂采取坚壁清野政策,于1384年实施封海政策,予以废除。

  巡检司是中国元明清时期县级衙门底下的基层组织,该组织于元朝创造时,通常为管辖人烟稀少地方的非常设组织,除了无行政裁量权之外,也没有常设主官管,而且没有什么军事力量。

  明朝依其例沿用,不过佐以行政权力。

  不过也因为巡检司的建立,对列岛及周边海域实施管理,澎湖列岛也就此纳入中国版图。

  近两千倭寇搭乘大批倭船逃离大陆,明军水师自然还是发觉了情况,只是此时天色昏暗,明军水师携带的强大的火器无法发挥出足够的力量,虽然成功拦截了部分倭船,可依旧有大批倭寇乘乱冲出明军水师的包围,随即扬帆而去。

  清晨的时候,水师昨晚遇敌的消息传到明军军营中,俞大猷得知昨夜有倭船逃离,也是大惊失色。

  这几天确实疏忽了,忘记了这两天风向有变。

  若是在之前两天,倭寇船队绝迹不可能往外海冲的,自己的排兵布阵出现了纰漏。

  不过还好,营中将领看得出来的还真没有。

  别看戚继光是山东登州卫的世袭指挥,可登州卫不是登莱水师,也是以陆战为主的卫所,顶天就是有几条渔船,自然对水战也是毫无了解的。

  至于刘显更是如此,也是从没有接触过水战的将领。

  也只能说倭寇亡命奔逃,又是趁夜摸黑出逃,水师拦不住也是可以理解的。

  其实,就算是大白天遭遇,明军水师也很难全部拦截倭船,总是会有漏网之鱼的,只是这次漏的多了点。

  俞大猷派人去通知了另两路明军将领刘显、戚继光,此事就算他暂时压住,可事后终究还是不可能瞒得过所有人。

  很快,刘显、戚继光闻讯都赶到了俞大猷这里,了解海战情况。

  因为是晚上,明军水师也说不清楚有多少倭船逃跑,报告的情况自然也很含蓄。

  俞大猷直接把水师军报交给两人,让他们自己看。

  军报中只说倭寇亡命奔逃,水师拦截不及,有倭船突破拦截。

  “唉,倭寇逃了,这可怎么给朝廷交代?”

  刘显看完军报,就叹气道。

  戚继光倒是没说话,不过已经看向营帐门外,显然想到了外面许厝倭巢里的倭寇。

  今早起来,他可没听到倭巢那边有什么动静。

  倭寇营寨里,巡逻倭寇可不少,说明倭巢里还有许多的倭寇未逃跑,而这些人显然是被倭寇首脑抛弃的炮灰。

  现在倭寇首脑跑掉了,可不能再让剩下的人溜走,必须将他们全部歼灭,否则就真没法交代了。

  想到此处,戚继光开口对刘显和俞大猷说道:“刘都督,俞总兵,现在只能全歼倭巢里的倭寇了,绝对不能放走一人。”

  戚继光的话也提醒了俞大猷和刘显,知道他的意思。

  杀光所有倭寇,才有可能压下有倭寇逃脱这个消息,水师那边自然也知道该怎么写战报。

  毕竟,明军之前上报的所谓全歼倭寇,其实大多就是主力被歼灭或者大部被歼,真杀得一个都不剩的仗很少。

  倭寇难道不懂,眼见不敌还不脚底抹油开溜?

  那是不可能的,对于大部分倭寇来说,打不过,趁着开战时的混乱逃脱,已经是一种本能。

  “我马上回营准备,今日就算夜战,也要把平海卫城拿下。”

  刘显低声对俞大猷和戚继光说道。

  现在,也只有速战速决才能把消息压下。

  杀光所有倭寇后,一口咬定就这么多,谁还能拿出证据来说事儿吗?

  要是他们真有证据,到时候不妨反咬一口,告对方通倭。

  戚继光点点头,这次是要逼他们大开杀戒了,只有杀光残余倭寇,才能堵住倭酋逃走的消息。

  “那就这么办。”

  俞大猷也点头认同道。

  这个时候,他也没心思去追寻倭寇踪迹,大海茫茫,已经很难确定倭寇逃脱的方向。

  随着刘、戚二人的离开,俞大猷也下达命令,只会大军吃饭,准备接下来一鼓作气拿下许厝倭巢,进而收复平海卫城。

  即便他已经猜到,现在的平海卫城里,可能已经空无一人。

  吃了早饭,俞大猷走出营帐,感受到微微吹过的西风,再穿过手下将士,目光落到远处倭寇营寨,看到那些拆毁百姓房屋,取出木板房梁搭建的简易栅栏,俞大猷已经想好一会儿该怎么做了。

  随着三路大军吃罢战饭,每名士卒又分发了一些干粮,今日明军是打算一鼓作气彻底消灭残留在大陆上的倭寇。

  随着中路戚继光部营寨响起隆隆战鼓之声,营寨大门打开,一列列士卒排着整齐队形出营,向着许厝倭巢前进。

  伴随着鼓声,左右两个明军营盘也跟随敲响战鼓,兵士们整装出营。

  明军分三路逼近倭巢,自然引起倭寇激烈的反应。

  其实,在战鼓声响起之时,倭巢内的倭寇几个小头目就已经很是担心的汇聚到一起。

  昨日,营寨的首领说回去商议如何对付戚老虎,之后一晚都没有回来,他们也都还在担心,担心今日一早明军攻打营寨的时候该怎么办。

  留下的这些小首领,有些平日里关系还不错,有些就是对头,也只有首领才能压制住他们。

  现在首领不在,自然大家都相互不服,不愿意接受对方的指挥。

  连续派出几波人往平海卫城送信,另一边只能按照自己的防御阵地,各自组织防御,抵抗明军的攻击。

  倭巢内,百余名倭寇骑兵牵着马在那里,不知道该不该趁明军靠近阵前的机会,对明军军阵发动一次突袭。

  这些战马,多是从兴化府城里找到的,倭寇可没有准备马船,带着战马跑到大明来抢掠。

  而这支倭寇骑兵,也是倭寇首领想到的出奇制胜之法。

  想要利用明军立足未稳之际,出动这支骑兵部队进行冲击。

  只不过,到了现在,这支队伍已经没有了指挥。

  倭寇团伙里,对于命令还是很服从的,至少在没有露出败绩以前,没人敢不尊军令。

  只是,现在是眼看着明军逼近列阵,开始摆弄起火炮来,可却迟迟没有传来让他们出战冲阵的命令。

  按照原本的计划,可是由这百余名倭寇骑兵为箭头,身后跟随两千多倭寇对明军中军发动冲锋的。

  这两千多人,也就是原先驻扎在许厝的全部倭寇了。

  刘显、俞大猷部的进攻相对简单很多,刘显军中火器本就不多,而俞大猷虽然重视火器,可毕竟临时赶到南赣,就是奔着剿灭张琏等反贼去的,自然也没时间给部队寻摸火器,只能是以手上武器严加操练应急,顶破天就是把营中火器集中使用。

  现在的俞大猷,已经意识到火器集中使用的好处,密集火力打击下,能承受的住的部队还真不多。

  左右两路明军在阵前已经摆好架势,可中路的戚继光部准备的时间就稍久一些。

  十余门佛朗机炮和百余门虎蹲炮被分成几个集群,在明军军阵前组成炮兵阵地。

  佛朗机炮后,数名明军士卒正在做着开炮的最后准备,而虎蹲炮相对简单些,只有两个人蹲在炮后。

  也就是倭寇没有冲出来,若是倭巢营寨打开,虎蹲炮后就只会有一个炮手停留,打完就要退回阵后。

  此时若有西方的将领来到这里,自然也能看出,戚继光部队的训练和军阵布置,其实已经和此时西方军队水平不相伯仲。

  所谓差异,不过也是因为战法和装备不同而造成的区别。

  俞大猷骑在马上,观察这倭巢内的变化。

  右路明军的对面,栅栏后面,已经集结起数个倭寇军阵,只是看不出他们使用的是什么武器,不过想来应该就是那些东西。

  虽然倭寇抢来货物,大多会和夷人在附近岛屿港口进行交易,可他们也只能换到黄金、白银等财物,还有少量的鸟铳等火器。

  大规模的军火交易,在东亚地区并没有出现过,不管是西班牙人还是葡萄牙人,也都不会大规模向海盗出售武器。

  毕竟,在海上,可没有管你是谁,因为在这里根本就没有秩序可言。

  倭寇装备好了,对于他们这些长期在东亚和东南亚海上航行的船舶来说,也是一场灾难。

  而且,少量出售火器,也能让他们卖出更高的价格。

  相对来说,他们宁愿把火器卖给倭人,也不愿意卖给海盗。

  当戚继光部完成战前准备后,倭寇营寨里依旧没有任何变化,只是在营寨后,又多出许多的倭寇人群。

  随着戚继光部火器开始炸响,无数实心弹从炮口喷出冲向倭巢,明军旨在剿灭犯下兴化府暴行倭寇的战役打响。

  包括虎蹲炮在内,都上抬炮口一定角度,对倭巢内的倭寇实施火力打击,而左右两路明军则维持着军阵缓缓靠近倭寇栅栏。

  刘显和俞大猷都想到了同样的战术,在逼近倭巢一箭之地后,营中弓手纷纷点燃手中弓箭,随着命令,火箭从左右两边飞入倭巢中,许多火箭也射到营寨栅栏上,引起熊熊烈火。

  此时风向正是西风,烈焰和烟尘随风飘入倭寇阵中,逼得倭寇只得不断后退。

  而在中路的倭寇,后退的更加厉害。

  从天而降的石弹岂是肉体可以抵抗,一旦落入倭寇人群中,就是一道血胡同,死者一了百了,伤者凄惨无比。

  看到倭寇遭到攻击,也没有选择出阵交战,虽然戚继光也是诧异的很,不过很快就想明白了眼前倭寇的处境――一群还不知道被抛弃的可怜虫。

  中路的一段栅栏首先经受不住石弹的摧残,率先倒下,左右两边也有栅栏在烈火中断裂掉落,此时倭巢外修筑的营墙已经千疮百孔。

  俞大猷和刘显也都没想到今日交战居然如此轻松,嘴角也挂出笑容,从容开始调兵遣将,明军攻入倭巢内,随后才是戚继光部的中路大军。

  倭巢内的倭寇没有统一指挥,都是各自为战,到这时眼看不好,小首领早就没有继续在这里死战的想法,纷纷带领手下精锐夺路而逃,向身后的平海卫城跑去。

  那百余倭寇骑兵自然就是其中的佼佼者,跑的非常爽快。

  明军顺势攻入倭巢,一部开始清理,解救被困百姓,一部紧随其后,追击逃窜的倭寇。

  此时明军中,刘显部和俞大猷部的骑兵力量也发挥出作用来,两部骑兵合计千余骑,作为追击明军箭头,快速收割着倭寇的首级。

  冲上去,挥刀,一颗首级就飞上半空。

  战至半夜,明军杀死平海卫城中最后一个倭寇后,刘显、俞大猷和戚继光才联名向尚在兴化府城外驻留的谭纶送去捷报。

  “倭寇尽灭,大获全胜。此战共斩倭3451人,缴获兵器3761件,救还莆田、平海男女平民三千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