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小说 > 纨绔李少卿 > 第六十八章

  第六十八章

  自古寒门之人想要出人头地都是难上加难的,因为他们不得不为盘中餐每天庸庸碌碌。【】什么样的出身决定了他有怎样的人脉。出身与人脉决定了一个寒门之人未来的路。地里刨食的人也许终此一生连自己的名字也不会写。所以很多地方,尤其是生产力低下的偏僻山村,能出一个秀才举人,那简直是了不得的事情。很多人,能识字就能去县城谋个好的出路。这些天,直面这些农人,李少卿两辈子有了一个想法。

  “大师兄。”李少卿冲着郑兰陵招手,一脸神秘兮兮的样子。

  郑兰陵不明所以地过去了。而后听李少卿说,他想力所能及及的帮助一下山脚下的那些农人。周博文很有兴致的也加入了进去。林谨言假装不经意的路过,也旁听了进去,只是没有发言。不过,他已经决定暗暗参合进去。旁的他没有,一点银钱还是不缺的。

  李少卿觉得这也算是件大事了,于是又去找了玄真子和玄青子商量。他师父玄真子摆摆手说随意,李少卿很是无语。玄青子倒是答应帮忙,不过也就那么一说。李少卿也没真指望这二位有啥表示,也就是告知一下。既然他们不反对,那自己就可以去做了。

  郑兰陵虽然在武林中名声不显,但是在凌云观中却不是无名之辈,他好歹是玄青子的首徒,平日来往人事接待,郑兰陵这方面的经验是不缺的。因为地头熟,郑兰陵通过人找了山脚下几个村的村长,说了他们要在山脚下建学堂的事情,几个村长都不是短视的人,有了学堂,他们村里的人也可以走出去了。以后对着外人,他们的腰杆也可以挺直了,这是好事,自然没有不答应的,再说了,人家出钱出力的,他们只需要做好宣传工作就行了。这有什么难的。几个村长合计合计拿定了主意,对着郑兰陵等人是谢了又谢。

  想要办一件事不难,但是,想要办好一件事也不是那么简单的。李少卿觉得,既然做了,不妨就要做好做漂亮了。他想要盖个学堂,这学堂不是要教人如何考科举做大官,只是希望进来的人起码能识字,学些做人的道理。所以,这学堂,李少卿没有盖多大,请了一个口碑不错的老秀才过来坐馆。

  老秀才姓周,周秀才家起初也是有个一亩两分地的,算不得富裕也算不得贫穷,起码在村子里和别人比较,若是太穷也念不起书不是。周秀才娶妻生子后依旧苦读,在上三十的时候考上了童生,而后,没多久又成了秀才,于是,周秀才愈发拼命了。凡事不管,所有的农活都压在了老伴还有儿子儿媳妇的肩膀上。读书也是个烧钱的活,笔墨纸砚还有书本,没有一样省钱的。有一年收成不好,为着周秀才念书靠功名,家中只好卖地当东西。前几年,周秀才的儿子儿媳妇都相继去了。周秀才老夫妻俩当了身边值钱的东西才凑够了下葬银子。周老太太捶周秀才,说都是周秀才逼的,不然儿子儿媳妇怎么会早亡。望着漏水的屋顶,周秀才看着瘦弱的小孙子,终于清醒了。都五六十的人了,还不过是个秀才,如今家里都快揭不开锅了,再考下去,怕是要把自己饿死了。饿死自己没关系,若是饿死了小孙子,那他真是周家的罪人了。如今,周秀才只求把孙子好好抚养长大。李少卿找上周秀才,一问,周秀才便答应了。周秀才不是个傻的,如今奔六的人了,下地干活根本比不得年轻人,而且,为着他考功名,家里田地都没了。就快无以为继了,李少卿来的正是时候。周秀才再没有不答应的。

  学堂后面有个小院,有三间瓦房,尽够祖孙三人住下的了。李少卿一个月给老秀才一两银子,作为坐馆的费用,又给了周老太太一两银子作为学堂的餐费。周秀才很满意。他要教导的只是让村中的孩子识字,这并不难,还有大把的时间可以教导自己的孙子。他已经对自己的儿子儿媳妇不起了,孙子他可一定要好好教导,万万不能让孙子和他一般迂腐了去。周老太太负责烧饭,每天中午给学堂送一大锅饭食,每人限一大碗,再有两个素菜。这样免得上学的学子们来回跑路。这样的寒酸,不是李少卿太过小气,自是怕生米恩斗米仇,不愿养成一些人的坏习惯罢了。

  玄青子闻听了,连连点头,觉得李少卿虽小,却很是明白人事。郑兰陵也深以为然。林谨言也长了知识,本来想砸的银钱收回了三分之二,他突然觉得自己是不是也该找点事干干了,但是,想了半天没想起来,于是,作罢。

  关于建学堂这事,李少卿还特意去了县衙一趟,其实,李少卿不必如此亲力亲为的,喜乐平安随便谁去,这事一样办的妥妥的。但是,李少卿觉得,这事既然是自己起头的,那就得自己去做完,凡事有始有终,李少卿这么一说,旁人自是不好再劝。郑兰陵自然是力挺自己的小师弟的。

  去县衙,县老爷得知李少卿是凌云观的学子也不好不给面子,再一听说那位是兴国公府的小公子,立马态度三百六十度大转变,言语间恭维之极。这也不是不能理解的,旁人想要高攀还找不到门路呢,他不过个县令却好运道,国公府小公子亲自上门了。县令整装门前迎接。一见着李少卿,就惊艳了一把,心里默默道:好样貌呀!

  入了正厅,两人推让了一把,最终李少卿以自己的是客不得大过主人,县老爷这才安坐在高位上,当然,也不过是和李少卿平座了。需知宰相门前七品官,李少卿可是正经八百的贵公子,县老爷拿出抱大腿的热情来招待。

  两人先是寒暄了两句才进入了正题,其实,李少卿来此,一是告诉县太爷,他在他的治下盖了间小学堂,一应花费都是他和几位师兄好友出的。虽然如此,但是既然是在县太爷的治下,县太爷就有知情权。二来,既然有了学堂,那么希望县太爷能多多照看一二,就怕有些地痞流氓不长眼的去捣乱。

  县太爷一听,学堂什么的简直是给自己添政绩的有木有,至于看顾什么的,那是必须的。县太爷满口答应,直道让李少卿放心。李少卿和颜悦色地走出了县衙。

  县太爷办事还是很有效率的,他立马召开县衙会议,制定了章程,而后,让捕快发下县衙文书告知村落众人,于是,想要滋事的地痞也歇了心思。各个村的村长为了各个村孩子的未来也是大力支持的。坚决贯彻实施县太爷的章程。

  李少卿也给学堂制定了规章制度,让周秀才务必监督实施,各村的村长也互相监督。若是有人违反规定,或者联合起来欺骗他,那么学堂可以随时关闭。周秀才自然是满口答应,他还指着学堂过活呢!各个村的村长也都斩钉截铁的答应了。

  刚开始的时候,有人就喜欢以身试法。比如说,只来吃饭不来上课,或是上课根本不学习,还捣乱。这纯粹占着茅坑不拉屎。村长碍于面子没说,周秀才是个老实的,他和李少卿说了,李少卿当即召开了村长大会,说他要拆学堂。这还了得,好多能来上学堂的人家可不愿意了。自己家的孩子难得有个能出人头地的机会,难道就要被那几颗老鼠屎给搅合了?!那必须不能答应呀!于是,村中有人闹起来。没几天那几家吃白食的孩子就没能来了。李少卿为了杜绝这样的情况再发生,让各村给了保证书还让村中村长和德高望重的人签了名。这下,若是再有人犯事,那可是打了村长等人的脸,李少卿不站出来说话,村长等人也是不依的。要知道,村长和族里的权利和决定有时候比县太爷的命令还惯用,毕竟县官不如现管嘛!

  学堂乍然开放,也是麻烦多多的。农家长年劳作,你不能太过要求他们的衣衫有多干净,长年粘土地里刨食,压根就讲究不来。但是,李少卿认为入了学堂,第一节课就得对众人说说礼仪。在条件允许下,礼仪是必须遵守的约定。所以,来上课的孩子不要求衣衫崭新,起码不能够邋遢。太脏或者不爱干净的孩子,或者屡教不改的孩子是不被允许进入学堂的。胡搅蛮缠那更是没用。当然,有家长撒泼打滚,李少卿让人叫来了捕快,把这家拉入黑名单,还通告了各村,以后都不允许这家孩子来学堂,而后,众人消停了。用李少卿的话来说,来我地盘花了我的银钱,就得乖乖听我的,想出幺蛾子,那还得看我答不答应。

  郑兰陵力挺李少卿,周博文从来都是他家小彘弟弟说啥那就是啥,再没有说不的时候。林谨言很是无语,鄙视那两个李少卿的脑残粉。当然,李少卿的脑残粉还不止这两位,冬雪和碧荷的情况要更严重点。就算林谨言俊美无双,但是说他家少爷也是不可以的,她们打不过还不能说嘛。

  学堂学习是自备笔墨纸砚的,没有的话,学堂备有沙盘,若是想学的,就算摘一些树叶也是可以用的。学堂只教粗浅的三字经等。凌云观众人见李少卿几人弄了一个小学堂,有心的人也想出一份力尽一份心,于是捐了点书出来,也有捐银钱的,于是,李少卿又与凌云观观主商量了,以后,学堂的银钱由凌云观出,周秀才夫妻定期上山领银子。那些书籍,凌云观的弟子整理整理,而后,送到了学堂去。于是,想了想,李少卿又在学堂旁边加盖了一间图书室,专门用来放置书籍。这些书籍可以在图书室阅读和抄写,但是不允许带走。若是发现有人偷书,那会立刻取消来学堂的资格,更不要说来图书室阅读和抄写了。

  教书育人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凌云观的一些学子或是觉得有趣,或是为了自己的声名都想去学堂坐坐馆感受一下。李少卿觉得这挺好,但是得有个章程,于是窝在屋子里,和师兄们嘀咕了一阵,隔日又出了新花样。于是,凌云观从那以后多了学子可以去学堂实习教学这一说。

  李少卿是按照几个村的人口和发展情况来定的这个学堂的大小,所以,学堂基本这几年都不会有拓展的可能。学堂不定时考试,考题由周秀才出,按照学习程度的不同,出不同的题目。由凌云观的学子不定期监督。所以,混日子的那必然是要被剔除的。考试三个月一次,最好的前三名,会奖励一碗红烧肉和一包麦芽糖。

  林谨言不明白为何要如此多的花样,李少卿说这叫寓教于乐,叫有竞争才有进步,有激励才有斗志。郑兰陵、周博文等人觉得甚好。

  村中人的学习积极性很高,有些识字但是由于条件限制的读书人也来了学堂,李少卿允他们在图书馆看书和抄录,但是,也不能白干,隔三差五的也得给村中的学子授课。那些读书人一口答应了。这本就不是什么难事。有了这么个地方,他们还可以交流交流。后来,村中的秀才举人多了起来,没多久,还出了个进士。渐渐,这个小学堂在当地也算小有名气了。当然,这都是后话了。

  学堂的事渐入佳境,郑兰陵弱冠之礼也到来了。玄青子给郑兰陵加冠,也取了字,不过,李少卿还是一如既往的唤他大师兄。

  少年人总是坐不住,所以众人相邀出游,这次他们要去远一些的地方看看走走。

  在他们启程数十日后,北方的战事爆发了,兴国公李开疆再一次站在了战场上,战场上明枪暗箭,李开疆虽然打赢了这场仗,却也受了重伤,回转兴国公府竟然在弥留之际了。赵氏连忙派人寻回李少卿。只是,李开疆终究没有能等到。赵氏不堪打击,也一病不起。张氏、苗氏虽然跟着赵氏理事多日,但是这样的阵仗还是第一次,没有法子,慕容氏只好带着病弱的身子撑起来。只是,撑到一半,慕容氏也病重,待到李少卿回来的时候,只看了慕容氏最后一眼。

  “我儿……少卿……”

  “娘亲!”

  “娘以后……以后……不能陪在你身边……你要好好照顾……照顾自己……照顾小宝!”

  “我会的。”

  “这枚龙凤佩……是父亲……父亲留给我的……以后……以后把它送给……送给最爱你的人……”

  “好!”

  愿得一心人,白首不相离。她今生求而不得,但愿他的儿子不会如此。

  ——————————————《第二卷在凌云观的日子里》完结—————————————

  请看文的亲关注《第三卷在养包子的日子里》,感谢亲们的留言与收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