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小说 > 我要做皇帝 > 第三百一十四节 陷落与对策(第三更)

  刘彻忙于种田攀科技的时候。&&&{}.{}{}.{}

  前线的棘壁城,却已是摇摇欲坠。

  吴楚联军猛攻棘壁已经将近八天了。

  这八天,棘壁化身为绞肉机,数万人在此丧命。

  此时,棘壁的城楼已经是千疮百孔,整个城市,几乎所有的砖瓦结构的房屋都被拆掉,用做军械来防守。

  棘壁城前的护城河,也早已不能发挥作用了——死尸与各种残破的攻城器械堵塞了护城河。

  仗打到这个份上,不管是吴楚联军也好,梁军也罢,都有些心力憔悴了。

  这时候,各种暗流涌起。

  在吴楚联军的营寨中,几个楚国的将领悄然聚在一起商议着。

  “听,王上没死,还在长安……”一个校尉声的道:“吴王这些日子驱使我等楚国子弟,在棘壁城下送死,就是意图消耗我楚国实力……”

  这些天,不是傻瓜,都瞧出不对了。

  攻城的主力,除了开始三天是裹挟的民壮外,余下的,都是楚军作为主力。

  而吴王的吴军,却是作为督军,列阵于后,美其名曰助战,但实际上,人人皆知,这吴王在消耗楚军的力量,特别是那些忠于楚王的军队。

  原先,吴楚联军一路势如破竹,虽然不能利益均沾,但楚军也着实获得了不少好处。

  但此时,随着棘壁城下的血战,楚军死伤惨重。

  最起码有一万多彭城子弟再也回不到家乡了。这对于本乡本土的楚军来,触动极大。

  最重要是,在战争中。死掉的都是忠于楚王的军队,而那些早早投靠吴王,表了忠心的,却没有太大损失。

  这让人不得不怀疑吴王刘濞,是在借棘壁来消耗楚军。

  这样若还能忍,那就不是人了!

  更何况,这些楚军将校中。还藏着许多长安的钉子,此时,还不知道鼓动人心。离间,那就太蠢了!

  “我这有一封休候的亲笔书信……”见到将校们都有些意动,那个校尉掏出一封帛书,悄悄的道:“休候在信中了。王上确实遇刺。但刺客乃是吴王所派,现在,王上还好好的在长安呢!”

  那封帛书被人传递着看了一遍。

  其实,楚王没死的传闻,这些将校早就有所耳闻了。

  吴王虽然极力封锁消息,但这种事情,岂是能被轻易封锁的?

  因此,大家人人都听过了。只是一直没被确认而已。

  此刻,听了那校尉的话。想着过去几日被驱使着送死的经历,许多人心里那原本早已经消逝的‘忠君思想’再度蠢蠢欲动起来。

  只是……

  一个校尉道:“吾亦有所耳闻,只是我等现在皆为叛军,纵有心效忠楚王,徒之奈何?”

  这时候,最初那个校尉立刻压低声音道:“诸君,可能还有所不知吧,太尉周公已经到睢阳,带着天子诏命和王上手书,只要我等能拨乱反正,一切,既往不咎!”

  “果真?”许多人顿时心肠开始热起来了。

  原本,顺风之时,跟着吴王抢钱抢粮,花天酒地,对长安自然没有什么认同感,就连楚王,也就那么一回事。

  但此刻,随着朝廷大军到来,棘壁又如绞肉机一样,搅进了无数人命。

  楚军里,许多人都开始不看好吴王了。

  连一个棘壁都打了八天还拿不下,那睢阳呢?雒阳呢?长安呢?

  一旦天下勤王大军汇至,光靠那十几万吴军,能成什么事?

  当年韩信用兵如神,还不是被天子杀就杀了,英布英明神武吧,还不是死在了东瓯人手里。

  这吴王估计也悬了!

  这么想着,一时间,整个楚军营寨,都是人心浮动。

  上层的军官想着拨乱反正,下面的士卒,也开始思念故乡了。

  对楚人来,跟着吴王,担着这么个反贼的名头真是不好受。

  还是回彭城家乡比较好。

  不是王上屁事没有吗?

  我们还打个毛啊!

  ……………………………………

  而在另一侧的睢阳,情况又有不同。

  棘壁一战,就像一个绞肉机,将整个梁国的军队都搅了进去。

  数万苦心积攒下来的军队,在棘壁这个绞肉机里,只见进去,没看到出来的。

  无数的府库积蓄,更是流水一般的流了出去。

  梁王刘武这些日子也没心思吟诗作赋了。

  整天就对着地图,研究来研究去。

  同时,不经意间,一个想法,如同魔鬼一般在他心头萦绕不去。

  “寡人不过是梁王而已,这长安得失,与寡人何干?不若放了吴楚军队过去?”虽然刘武很清楚,他的这个梁王与长安,可谓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若长安的天子不是他的皇兄,他这个梁王也当不下去,甚至可能被杀。

  一如当年诸吕一样。

  吕氏里也不是没有好人。

  但,一朝大厦将倾,管你以前做过什么,统统都被杀掉了。

  甚至就连不过十三四岁的少帝兄弟以及吕氏那些在襁褓中的婴儿,也是一个不留。

  况且,事情都到了这个份上,再考虑这些,确实已经没用了。

  看着地图,刘武长叹一声:“棘壁是守不下去了,是时候让张羽突围了!”

  “这周亚夫……”刘武摇着头:“寡人一定要去皇兄哪里告你一状!”

  在刘武看来,若是周亚夫此时挥军南下,棘壁未必会落到现在这样的局面。

  可惜,周亚夫大军到了睢阳后。居然就来跟他这个梁王打了照面,然后就缩在昌邑不动了。

  这几天,刘武所得到的报告居然是朝廷的军队。来救援梁国的周亚夫十万大军,在昌邑挖起了壕沟,做出一副坚壁清野,死守的模样。

  而且,周亚夫还遣使来通告他:“大王但坐睢阳,臣守昌邑,勿使吴逆一兵一卒。走脱梁国!”

  这是什么话嘛?

  “到底是寡人坐天下,还是皇兄坐天下?”刘武越想就越气愤。

  但却也无可奈何。

  这周亚夫,出了名的犟脾气。当年先帝都拿他没办法!

  当天,棘壁梁军在韩安国的接应下,趁夜突围。

  棘壁攻防战落下帷幕。

  吴楚军队在棘壁城下死伤四五万,梁军为了支援棘壁。加之守城突围。前后损失也差不多。

  棘壁一下,前方阻挡刘濞进军长安的障碍就只剩下睢阳了。

  刘濞为此万分得意,志得意满的对手下将军们道:“我等再下睢阳,就可直取长安了,灭此朝食!”

  无数人纷纷附和,拍马。

  因为攻下棘壁,吴军主力,损失并不多。死的都是楚人,吴军的精锐几乎没什么损失。

  在这样的局面下。谁不高兴?

  人人都开始憧憬起进军长安,吴王坐天下,大家各自封侯的美梦起来了。

  但恒霸却是忧心忡忡。

  他的内心感到万分的不安,因为,朝廷的援军在三天前就已经全部抵达昌邑一带了。

  他们在做什么?

  没有人知道。

  他们在准备什么?

  同样没有人知道。

  未知的才是最可怕的!

  周亚夫天下名将,能被长安天子委任太尉,更明了他的不凡。

  在这样的名将面前,恒霸认为,再怎么心谨慎都不为过。

  ………………………………

  昌邑,周亚夫中军大营。

  当棘壁陷落的消息传来时,已是午夜。

  周亚夫却立刻起身,擂鼓升帐,召集众将议事。

  “诸君,棘壁已经在今日傍晚落入吴逆之手,吴逆已经打通向睢阳的进军路线!”众将一到齐,周亚夫就做开场白介绍道。

  这话一出,整个营帐都欢呼了起来。

  当然不是为棘壁陷落,吴军获胜欢呼。

  而是为吴王走上不归路而欢呼。

  三日前,大军到达梁国后,周亚夫就带着众将,在梁国勘察了一遍,又问了许多地方百姓。然后又派人跟随韩安国,去了前些观察。

  最终,周亚夫得出一个结论。

  暂时,吴军士气是很高的,作战能力也不错,与之正面交锋,想要在野战取胜,对于现在的汉军来,还是有些力有未逮的。

  但在观察了吴军的配属后,许多将军都发现了,吴军有着一个致命的漏洞。

  他的补给线太长了!

  现在,在棘壁城下,问题还不大,吴楚军队可以靠着最近攻陷的城池获得的补给维持作战。

  但是,打仗是很耗费体力的。

  那补给,根本维持不了多长时间。

  所以,吴楚军队,肯定必须依靠从广陵,彭城来的补给。

  而从广陵彭城运送军粮到前线,有一个地方是关键。

  那是淮泗!

  这是吴王的致命之处!

  只要吴军继续前进攻击睢阳,就给了汉军奇袭淮泗的有利条件。

  正如周亚夫之父绛候周勃当年的亲信邓都尉向周亚夫献策所的那样:吴兵锐甚,难与争锋,楚兵轻且乱,不能久。方为将军计,莫若引兵东北壁昌邑,以梁委吴,吴必尽锐以功之,将军深沟壁垒,使轻兵绝淮泗口,塞吴粮饷道,彼吴梁相蔽而粮食竭,乃以全强制其罢极,破吴必矣!

  简单的来,这个战略,就是把梁国送给吴国去打,等吴军打累了,忽然断其粮道,人是铁,饭是钢,没了粮食,吴军立刻就是废除。

  然后,只要再坚壁清野,不给吴军破釜沉舟的机会。

  那么,吴军想不败都难!

  这个计划,周亚夫两日前就已经报给了长安,得到了批准。

  此刻,棘壁陷落,就代表着这计划的开始。

  毫不夸张的,吴楚联军越过棘壁的同时,也是他们覆亡的开始!(未完待续。。)

  ps:咳咳,还差1000字~但撑不住了,先睡觉去~